心理治疗的种类繁多。目前用于治疗抑郁障碍的心理疗法主要有支持性心理疗法(SPT)、行为疗法(BT)、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关系心理疗法(IPT)、短期动力心理疗法(BDP)等。虽然有很多心理疗法可用于治疗抑郁障碍,但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心理治疗;因此,如何为抑郁障碍患者选择适合的心理治疗对医生是一个挑战。研究表明,患者的性格特点可能表明患者适宜的心理疗法,例如,意志力强的患者用动力心理疗法和支持性心理疗法的效果更好。至善主义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体验到更多的应激,也更可能自行中止治疗。因此,应先了解患者的性格,然后根据患者的性格选择适合于患者的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对抑郁障碍有肯定的疗效。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心理疗法对轻度和中度的重性抑郁障碍的有效率与药物的有效率相似,但药物治疗的疗效出现更快,尤其是对改善焦虑和睡眠的效果好;然而,心理治疗对严重或难治性抑郁障碍的疗效不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或其它生物学疗法并不矛盾。如病情需要或患者愿意,在用心理治疗的同时,也可使用药物或其它治疗。
普遍认为,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同盟)是各种心理治疗有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开始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心理治疗大多有时间限制,每个患者需进行12~20次治疗。由于时间的限制,应尽快找到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当医生与患者应就治疗目标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应坚持按预定的治疗目标进行。可将治疗目标应制成表格,这样便于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定。
如患者在2个月内不出现疗效,以后出现疗效的可能性更小。满6个月时,应重新检讨治疗策略和疗效,看是否应继续治疗。如果患者在预定的时间未显现出疗效,应考虑改变治疗,如改换另一种心理疗法或药物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