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谦逊而更加不凡
(2013-01-18 00:58:47)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绝对真理,其实,骄傲不仅使人落后,在某种层次上来说,甚至是“骄必败”,骄傲是胜利的敌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拿破仑,曾经吃了骄傲自大的亏。
早年他以“神速和勇猛”的战争手段,常常以少击多、出奇制胜,大军所向,望风披靡,被人视为战争之神。然而,显赫的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丰功伟绩使他骄傲如狂,他居然认为“不可能,只是庸人字典中的字眼”,与他无关。于是武断专横,为所欲为。在他大获全胜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后的第七年,他又亲率六十万大军进攻俄国,被打得一败涂地,后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巴甫洛夫说:“绝不要陷于骄傲。一旦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人一骄傲起来,挫折和失败的厄运就将接踵而至。谦卑近于伟大,是一种高尚的品德。19世纪60年代,法朗士等一批法国文学青年决定创办一个文学刊物,为了使这个刊物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写信给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请求他写一封信来作为该刊物的序言。几天后,雨果回了信。打开一看,里面却写道:“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森林;我是一支蜡烛,你们是万道霞光;我只是一头牛,你们是朝拜耶稣的三博士(指光明而幸运的人物);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汪洋大海;我只是一个鼹鼠掘成的小丘,你们是阿尔卑斯山;我只是……”等等。看了回信,这批文学青年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雨果写的。后来,经雨果的女友朱丽叶特证实这封信确实出自雨果之手,他们才相信。
然而,他们没敢发表这封信,担心这封信会损害雨果的名誉。其实,雨果的这封回信,正是雨果谦虚品质的生动展现。它不仅不会损害诗人的名声,恰恰从又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伟大和高尚的品质。《庄子·山木》中有一篇寓言:杨子是战国初期有名的哲学家。有一次,他长途跋涉到宋国。天黑时分,他来到一家旅店求宿。旅店里有两个年轻女人,其中一个长得俊俏风流,另一个粗黑丑陋。但是,别人对待那个丑女却十分尊重,宛如对待名门仕女一般;但对那个美人,却态度轻蔑,视为下等人。
杨子在一旁观察了半天,感到有些奇怪,便悄悄地问店小二。店小二附着他的耳朵说:“那个美女觉得自己长相过人,但我却不知道她到底美在哪里;那个丑的呢,自己觉得自己很难看,可我倒不觉得她有什么地方难看。”杨子低头沉思了半天,自言自语道:“噢,我明白了,做了好事却不认为自己做了好事,这样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受人欢迎。”
这个故事似乎很滑稽,但用意是严肃的。
一个人的才能再高深,但因他傲慢自大,听不进批评意见,就会被人轻视;一个人能力虽小,但因他谦虚自下,反而受人尊重。那些稍有一技之长就唯恐人家不知道,或做了一点好事生怕对方不感激的人,实际上就是不懂得生活中的这个辩证法。高尚的人都是谦虚的人,而谦虚的人往往把荣誉视若粪土,只知道不断求精上进。举居里夫人的故事为例,一天,居里夫人的一个女性友人到她家中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协会刚刚颁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奖章是极大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契诃夫说:“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高尔基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炫烂夺目。”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泰戈尔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值就越小。”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