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攻击型人格的特点

(2011-08-19 00:30:15)
标签:

少儿

攻击型

过激行为

心理承受力

溺爱

杂谈

     攻击型人格的特点为缺乏自控能力,对他人的攻击冲动行为分为主动攻击型和被动攻击型。主动攻击型表现为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行动反复无常,动机可以是有意或是无意的,心理常不平衡,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倾向。被动攻击型的人外表表现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顽固执拗,不服从安排,暗地里故意捣乱。被过分溺爱的孩子常选择过激行为来发泄不满是青少年常见的人格障碍,容易被人利用,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攻击和破坏行为。因此,父母应注意教育方法,对孩子不可过分溺爱和专制,避免让他们观看凶杀武打影视小说。过分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一旦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措施;而父母专制,小孩常被打骂,心理长期受到压抑,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就会选择过激行为来发泄,而且家长的打骂行为也会被孩子仿效。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给青春期的男孩寻找一个内在能量得到正常释放的渠道,使他们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对遭遇挫折的孩子要耐心地进行心理安慰,使他们正视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避免采取攻击行为。同时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素养和宽广的胸怀,要宽以待人,将心比心,避免形成心胸狭隘、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性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