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影响
(2011-02-15 00:15:35)
标签:
社会促进作用
社会生活
他人
活动效果
心理变化
杂谈
|
|
所谓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影响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在他人的影响下,个体的心理变化及与之相伴随的行为反应。众所周知,外界的压力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究竟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心理和行为呢?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相互作用会对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从而形成特殊群体性心理现象,如社会促进与抑制,模仿、时尚与流言等等。
社会促进含义从社会生活经验可知,当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活动者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促使其活动的完成,取得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更好的效果,这种作用被称作社会促进作用。如果这种刺激抑制了其活动的完成,就把这种作用称为社会抑制。如有球迷呐喊,运动员的技术会发挥得更好;有追星族捧场,歌星唱得更动情。当学生正在思考试卷中的难题时,如果有老师在身边,学生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可能受阻。前者为社会促进作用,后者为社会抑制作用。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大量实验进一步发现,如果活动者从事的是熟练动作或者是简单的机械动作,他人在场时其活动效率会得到明显提高,也就是说其活动动机得到了加强。如进行连锁联想、简单乘法运算、拉钓鱼线游戏等活动,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活动效率更高。当一个人从事的是生疏的动作或者是费脑的活动,他人在场时会抑制其活动效果。如:写批驳文章、掌握无意义音节,他人在场个体工作效率更低。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