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咨询师谈现代人自杀外因
(2010-07-27 11:23:22)
标签:
财经
股票
癌症
股民
自杀现象
日本
太原圆成心理
太原心理咨询师
杂谈
|
|
据有关的专家研究,人类死亡的原因据说有100多种,但是,最基本的死亡方式却大致为四类,英文的缩写为NASH。一为即“自然死亡”N,全英文是natrual;自然死亡的概念比较简单明了,即指
“衰老死亡”,二为“意外死亡”A,全英文是accidend;意外死亡的范围比较广泛,如车祸、中毒、坠楼、溺死等等;三为“谋杀死亡”
,全英文是homicide,谋杀的概念也比较清楚,在此不赘。第四种死亡方式即是“自杀死亡”S,英文全名是suicide。.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现代人的生存危机感也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自杀现象亦日趋增多。据资料显示,日本是目前世界上自杀现象最多的国家(这或许是武士精神的一种延续,只不过是由过去比较残酷的剖腹形式变得文明一些罢了),日本警视厅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98年全年,日本共有32863人自杀,其中男性为23013人,女性为9850人,以大男子主义为中心的日本终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次,美国的自杀率亦在(10人一12人)/10万人之间,也属高发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目前尚没有对自杀人数及与人口基数比例的统计。这一点非常遗憾,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笔者的研究。但是,一份早在1992年的统计,却是令人震惊的:中国大陆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高达14万至16万,也就是说全国平均每天约有
400多人通过自己的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还不包括那些“想死没有死成”的(术语称“自杀未遂”)。显而易见,外部生存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也影响着人们的自杀趋势。以日本为例,日本的自杀率之所以逐年增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经济的全面衰退”。近些年,“日本正经受着50
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广大员工们正面临着减薪,甚至完全失业的困境。尤其是那些为公司工作卖命了大半辈子的中年员工,他们经受的打击最大。在日本,经常跳槽会被人们认为“不正经”,大多数员工对自己所效力的企业一向是“从一而终”,不敢有半点别的非份之想。而一旦他们年老体弱,公司却来了个“卸完磨杀驴”,这当然是很多人所接受不了的。而凭着日本人多年来所铸就的刚直性格,他们只有以一死来抗争。由此可见,外部的生存环境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多么的至关重要。身体绝症与心理绝望身体患了绝症与心理上彻底绝望,哪个更重要?当然是后者。正如我在省立医院的一位朋友所讲的:患癌症的病人大都是吓死的。一语中的。不管您承认不承认,也不用您去找什么原因,反正是现在的癌症发病率是越来越高,当然,还有上升势头更猛的艾滋病。一个人患了癌症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绝望情绪,而一个人一旦绝望之后,就会轻而易举地选择自杀。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觉得“生无可恋”甚至是“生不如死”。
为了探讨癌症病人的内心世界,笔者走访了数位癌症患者(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的癌症患者拒绝采访)及有关医生。癌症患者的心理历程一般如下:乍一听到医生的确诊后,无论性格多么开朗,意志多么坚定的人,第一个反映(也是本能的反映)就是如同五雷轰顶,如同原子弹爆炸,一切一切都不复存在。往日里所有的成功或喜悦,失败或烦恼,所有的恩恩怨怨,所有的喜怒哀乐,统统都化为乌有。大脑里只是一片空白。在这一阶段中,对于亲人、朋友的劝慰,全然听不进去,对于医生的种种交待也根本听不进去。有位病人这样形容自己得知了噩耗以后的心情:“知道患了肝癌之后,大脑一片空白,眼前一片浑沌,什么也不愿想,什么也不想说,跟医生说了什么也记不起”“彷徨地在街上步行了时,无目的、无痛痒.无感觉,只是不断移动双腿,有两次差点让汽车给撞了……”这个阶段是惊愕。跟着来的是逃避现实、否认病情、质疑医生。当然,相当多的明白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这种怀疑是毫无根据的,但还是希望自己怀疑对了,而医生错了。“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思想、脑筋才逐渐苏醒,有点思维了,心想一定是医生弄错了,一向觉得身体很好,不吸烟不喝酒,平时只是胃部带点疼,医生胡乱拿了一个什么钳子弄了一阵,就说是肝癌,太儿戏了,我根本没事。”
在此阶段,病人心中最基本的心理就是拒不接受现实,拒不能相信医生,不能正视自己的现状,他们会反复地想及自己的病状,想以各种借口、各种解释来找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自己并未患上癌症,甚至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像做梦一样,也希望是做梦,不是真的。接下来,便是病人心理变化的第三阶段,也就是较为重要的阶段。即头脑冷静下来了,也承认患病的现实了,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在此基础上,大多数的病人的心理又开始转向另一个反面,即感到无比的委屈,感到生活太不公平、咒骂上帝是个混蛋,感到自己平日里又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怎么该遭此“报应”
,为什么倒霉的偏偏是自己,而不是别人。这一阶段的心理十分微妙,病人一般由委屈、悲哀,变为愤怒和怨恨。他们往往拒绝治疗,听不进一切劝言和好话,就连自己的至爱亲朋的话也听不进去,反而认为人们这样做全是假的,是在演戏给自己。这时,相当多的患者开始第一次产生自杀的念头,但往往很少实施。这时,物极必反的规律开始在病人的心理趋势上起作用。即当他们在完全的绝望之际,往往又转念一想:不行,我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死去,我还要争取活下来,还要积极地配合治疗,加强营养和锻炼。坚决改掉一些恶劣的生活习惯,等等。比如,一位肺癌患者就曾多次对医生讲“我吸烟太多,得了肺癌,从今以后我要戒烟,戒烟以后,病情一定会减轻,说不定不用做手术,吃点药便行了。大夫,您说,是不是这样的。肯定是……对吧”“现代人的食物太人工化,我要吃天然食品,不吃肉类,光吃新鲜蔬菜,另外,我还想到乡下去静养一段,乡下安静,没有噪音,空气也好,对治病肯定很好……是吧大夫,您说是吧……”
这一阶段是病人从绝望到产生幻想的阶段。幻想是每个人的权利,陷入绝境的人更容易产生幻想。对于这样的心情,我们理应给予充分理解和同情。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幻想力量的推动下,也由于病人的积极治疗,确实有些癌症病人的病情得以好转。
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病人所患的是什么癌,在现代医学科学条件下,直肠癌、鼻咽癌或乳腺癌在治疗上较容易些。患有这种癌症的人幻想往往能够(有一定程度)的实现。但是,癌症目前来讲,毕竟是不治之症,大多数的癌症患者只能是或早或晚地要面对死亡。病人一旦在自己的幻想破灭以后,将再次陷入绝望之中,而这次绝望是第二次绝望,这一次的绝望就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冷静地分析自己的现状和将来,既使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但死马毕竟是死马,如果硬撑,也不过是多花钱,人受罪(手术或十分痛苦的化疗),到最后还是个悲剧。行话讲,人财两空。在这种冷静下,有相当多的人为了“尽早地解脱”——让自己解脱,也让家人解脱,故最终选择了自杀。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自杀者的“心理历程”还适应于那些高位伤残或突然失明的病人。笔者一位战友的弟弟就可以说是个典型的例证:他因糖尿病并发双眼白内障、青光眼至双眼失明,痛不欲生,后自缢身亡。
鉴于此,对于我国长期以来围绕着“癌症保密制度”孰是孰非的争论,笔者也就有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还是“保密治疗”的好。事业受阻,股民自杀率节节攀高的启示
2001年1月,北京的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部描写中国股民真实情感的书,书名是《我很在乎——中国股民内心独自》。顾名思义,我在这部书里尽可能地描述了近10年中国股民在股市拼搏的成功失败及喜怒哀乐。细心的读者或许也看到了,在描述股民的伤心及失败的部分,并没有涉及到股民自杀的事。说实在的,这是本人在有意回避。事实上,中国股民自打中国股市开创以来,就有因“深度套牢”
而自杀身亡的事。而且,近几年来,这种现象还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自杀现象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客观上因技术操作不当而造成“赔本”(股市俗语叫“套牢”),二是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精神上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前者与后者相比,我们没有理由说后者不是最主要的(因为股市中也有一开始被套牢、后又耐心等到解套、不但解套,而且还有赢利的人,他们为什么不但没有自杀,最后反而成了胜利者呢?可见,同样的人,因心态的不同,而最终的结局也会不同)。当前,由于中国股市的蓬勃发展以及个别赚钱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投入到了股市的行列。在这些股民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抱着赚钱的目的走进了这一领地。然而,事实却又是残酷的,股市并不是只涨不跌的,股市中真正赚钱的是少数人,而赔钱的是大多数人,更糟糕的是,这些“大多数人”在或赚或赔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心理保健,使不少人患上了“炒股综合症”。有的产生严重的失眠,心慌,莫名焦虑,厌食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具体症状就是吃饭饭不香,睡觉睡不沉,由此而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乘虚而入。心理素质较差的人,还会在极度抑郁的心境状态下自寻短见。笔者在2000年11月份,就曾在交易大厅里目睹了一位中年女股民因股票大跌而当场心脏病复发的惨剧。股票暴跌会产生悲剧,而暴涨也会乐极生悲。“发了一笔横财”的刺激,容易使获利者的中枢神经刹那间兴奋至极,造成短时间内大脑大量出血,心跳急剧加快,血压迅速上升,肾上腺素超量分泌,从而造成悲剧。在笔者的采访中,就曾了解到这样一件“乐极生悲”的例子,一位有着八年股龄的老年股民,在一次暴涨后(自己所持有的股票连拉三个涨停板)。竟引发高血压,造成了脑血管破裂,成了半哑与偏瘫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并非人人都能投入“风险莫测”的股市中去。只要心理不健全,神经不硬朗,悲极一定生悲,但乐极了,同样也要生悲。台湾的股市似乎也在说明这一问题。证券界热心的朋友曾向我提供了台湾股市的这方面的材料,亦可从中可窥一斑:不久前,台湾股市长期低迷加上大环境的不景气,已经使得许多台北市民罹患“金融风暴症候群”。多位精神科医师发现,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因股票被套牢或者被迫退休等,引起失眠、焦虑、忧郁等身心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念头。一名中年妇人原本投资的100万元新台币缩水近一半,总值剩下约50万元,造成她轻微忧郁症,没想到服用医生开的抗忧郁药后,因为抗忧郁药的兴奋作用,又带来失眠问题。一名50余岁的妇女当初是瞒着先生拿钱去投资,赔钱之后更不敢告诉先生,在紧张忧虑又没有人可以商量情况下,出现失眠、肠胃的不舒服、没有食欲等精神官能症。上述例子都是精神科医师提供的个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