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嫉妒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情绪,是一种恨、比仇恨还恶劣的心态。《韦氏新世界辞典》将嫉妒定义为:“过分警惕和谨慎地戒备别人和保护自己,怀着怨恨情绪猜疑自己的竞争对手或竞争对手的作用;怀着怨恨情绪的羡慕;要求别人只对自己一个人忠诚。”嫉妒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也不是漫无目标的,其对象大多为与自己年龄、文化程度、地位、境遇相类似而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的人。在一般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由于某种原因的刺激,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某种嫉妒情绪,但是这种情绪是在心灵深处并不愿向别人承认,而且比较轻微,通过理性的调节可以使之得到克服。那些因条件激烈的刺激,就会妒火中烧,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给他人或社会带来严重伤害,甚至是残酷的。大家知道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就是一个妒性极强的人。刘邦死后,吕后一度篡夺了朝廷大权、为了发泄妒火,她命人将戚夫人挖去双眼,砍去双手双脚,放到厕所,并谑嘲为“人彘”,真可谓残酷至极。一般性嫉妒行为给嫉妒对象造成的伤害比较轻微,例如散布些不满言论讲别人的坏话等。尽管如此,嫉妒行为还是危害社会,造成社会组织的内耗,导致群体内部强烈的摩擦,使得每个人在社会上处世立身都要瞻前顾后,左右照应。人的精力被大量消耗,棱角也被磨平。当然妒火得不到发泄,也将影响身体健康,他会有压抑感、焦虑感甚至痛苦至极,
如何才能消除嫉妒呢,应从下面几方面人手:
1淡泊名利、凡事看淡些,以淡为贵,不去羡慕别人、不去攀比,不去关心,不去想自己没得到的,这样能防止压抑情绪的产生,也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2相信别人有资格获得属于他们的东西。在大干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有的条件和机遇,别人超过自己实属正常,大可不必因此而愤恨不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