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高调给多方制裁豁免,印度咋反应谨慎?

(2012-06-14 07:53:42)
标签:

财经

盖特纳

中国

印度

制裁

军事

分类: 新浪军事

“美高调给多方制裁豁免,欲用豁免盟友孤立中国。”环球网的新闻标题,像一根鱼针一样扎在国人的喉咙里,想吐吐不出来,想咽又咽不下去,憋得满脸通红,却也无计可施。显然美国在取消对欧盟和日本购买的伊朗石油制裁之后,又取消对印度、韩国、土耳其、马来西亚、南非、斯里兰卡及中国台湾的制裁,唯独闪下中国大陆,是一件让人“耻辱”的事。

 

然而,它对于各国之间的外交博弈却并不奇怪,只是平常、稀松,寥寥的事。比如当英国媒体的在惊呼:“中英部长级会晤因达赖问题无限期暂停”之时,中国驻挪威领事馆同时也拒绝了挪威前首相邦德维克,前往中国的签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解释说,“根据国内有关单位的授权,为受邀访华的外国人颁发签证,是中国驻外使领馆的通行做法。在一些外国驻华使馆几乎每天都有中国公民被拒签的事情发生。各国签证政策和做法不同,外界对此不必过度解读。”

 

听其言,观其行,还解读什么?中国与挪威的不愉快,大家都很清楚。对于中英部长级会议被无限期暂停,既然英国首相卡梅伦不顾中方多次交涉,与他的副首相克莱格执意会见达赖,受到中国抵制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至于英国媒体说,英国贸易及投资国务大臣格林勋爵以及外交与联邦事务部国务大臣杰里米•布朗两人上月访华时,没能见中国商务部长或中国发改委的官员,抱怨中国只是派出“职位较低的官员”与他们会晤,河北网友“zeng6410”风趣地说,“卡梅伦来中国访问的话,要坚决拒绝,让他去找达赖吧。”对于中国的做法,湖南“chenhongwei6018203”也给予了肯定:“就应该这样,多做少讲;人家伤你,就要让人家感到痛,没有炒作的机会。”

 

对照中挪之间、中英之间的外交“暗战”,事实上,美国这次取消对欧盟和日本、印度、韩国、土耳其、马来西亚、南非、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购买伊朗石油的制裁,唯独闪下中国,也是在与中国打一场“埋伏”。环球时报援引一些中国学者的话说:“美国人只是在做经济战的样子”,中国“不用怕”。倒是华盛顿“大哥要挟小弟”般的单边制裁让一些被它豁免的盟友心里挺憋屈。法新社就认为,美国是拧开沙特油管的龙头,平息盟友的怒气。

 

今年年初在美国财长盖特纳访问日本时,曾要求中国和印度等国减少购买伊朗石油。盖特纳显然是在给这些亚洲国家出难题,一方面这些国家离不开石油,更何况在金融危机困扰下,他们骤减进口伊朗石油就意味着在能源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减速。即使这样,这些国家仍旧不愿意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故而,他们对盖特纳的要求反应冷淡,只是含糊许诺减少对伊朗石油的依赖。

 

糟糕的是,美国和他的盟友动用了比外交施压更有力的手段。垄断油轮保险市场的欧盟保险公司拒绝给运输伊朗石油的油轮上保。这些制裁从7月1日起全面开始执行。亚洲国家不管愿不愿意都不得不开始减少进口伊朗石油:今年按照计划削减到去年的五分之一。从目前,美国官员频繁访问印度来看,他们意欲消除印度对该国怨气。因为被迫在美国压力下减少进口伊朗石油,对于印度政府来说有失脸面的风险:等于承认是因为美国的压力才这样做的,意味着会动摇该国执政团体在国内本来就不很牢固的地位。

 

透过最近的媒体报道,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矛头的显现,因为印度官方一直表示,印度只支持联合国实施的制裁,而对美国所谓取消制裁的反应谨慎:这是美国政府根据内部法律作出的决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不过,印度的这一“谨慎”,绝不是一些中国专家轻率地告诉《环球时报》所说的“美国人只是在做经济战的样子”那么简单。在今年的日子里,印度还会受到来自美国的进一步施压。

 

事实上,当美国防长帕内塔向印度示好,将卖给印度最好的武器开始,美国人对印度人的软硬兼施或者软磨硬泡的功夫已经上演了。有媒体报道,这个月底美财长盖特纳将再次访问印度。而周三华盛顿开始第三次每年一度的印美战略对话,将由印外长克里希纳率团参加。许多国际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作出对印度等国的制裁绝非巧合。美印之间的对话期间将进一步讨论发展双边贸易,美国将督促印度取消对外国贸易公司实施的一些限制。显然美国在期待,作为对印制裁取消的回答,印度政府应让美国公司置于规则之外。(文/梁石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