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西丰城降职门到江苏滨海的“大变小”的思考
(2010-07-17 10:24:04)
标签:
江西丰城滨海县国税局县政府黑锅余群杂谈 |
分类: 新浪杂文 |
从江西丰城降职门到江苏滨海的“大变小”的思考
梁石川
看来,有些事情不能用一个“最”字来形容。早前,江西丰城市卫生局,因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最关键时期,依然决定组织该县卫生系统人员到上海公费旅游,被网友发帖揭露后,媒体一轰而上,对此事进行了痛批。或是迫于压力,丰城方面做决定,把该局局长甘志华免职,可是三天后,甘志华再次复出,变成了该市卫生局的书记。
让一个“问题局长”当书记去管医院的组织建设,无疑是一个落人口实的话柄。同样,网路上质疑声声,有网友直言,“让甘志华去分管医院的党务工作,这是对我党的侮辱,该杀!”面对来自网路与媒体的另一波质疑,丰城市纪委书记陈志军则称:“从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处理。”
无奈丰城方面做出如此铿锵有力的回答,那属于丰城方面自己的事情,或者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他们一贯就是如此管理和使用干部的。像我们这种无职无权,且只能发发牢骚的人,也只能到此为止,或静观其变了。
对此,有网友在一家知名论坛发帖称,这是史上最牛的“降职门”。不过,如果江西丰城方面的降职门与江苏滨海税务局的一个分局长职务“大变小”的潜规则相比,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那叫一个“快”或“推”。“快”的让你半信半疑,“推”的那是藏头露尾。
综合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滨海县国税局的一名干部,在酒足饭饱之后,对一名仅有9岁的小女孩子,伸出淫手,实施性侵后,有记者前去采访,值班人告诉记者,夏某已经离开分局,去了县城工作了。可是,前来采访的记者却看到,第5分局公示牌上写着夏某是该分局的“第三把手”。去问滨海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余群,其辩说,夏某的职务不是分局副局长,是一般干部,其他情况不便多说。而该局办公室负责人更表示说,夏某目前的职务不过是第7国税分局综合股股长。
好家伙,一出事滨海县国税局就把夏某的分局长立马就变成了股长,“差一点就是临时工了”。就此而言,江西丰城方面,还真的值得表扬了,因为他们把甘局长“降”为书记,总算是对媒体和公众有了一个正式的交待,“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处理”了,那是他们表明的是一种态度。
而江苏滨海方面却是实质不同,明显的摆诿扯皮,逃避责任。其不知,不管夏某是不是分局长或者综合股的股长,即使是一名普通的干部,其实性质是一样的。他们穿的衣服依然是国税服,拿的照旧是滨海县国税局的工资,住的是滨海县国税局的福利房,平时坐的也是滨海县国税局的车,有时,或许其还可以收点小贿赂,丢的照旧滨海国税局的脸。
不过,话又说回来,做为国家的税务机关,突然就出了一粒老鼠屎,搅得滨海国税务系统那叫一个乱。或许已经有些“谈吴色变”了,不但滨海国税局长余群气的火冒三仗,就连该局的工作人员,也觉得的面子上实在生硬,心里都会痛骂他吴某“八辈子没有见过女人,拿人家孩子......真是畜生!”
一人添乱,殃及众群。吴某性侵幼女案,不仅让滨海整个国税系统的日子都不好过,重要的是人家余群局长这个局外人,或许也会因此受到牵连。真是得不偿失,让人应接不暇。余局长真叫一个冤。于是,余局长就对记者说了“善意的谎言”:吴某是一般干部。
照此推断,国税局喊冤,那还不叫冤。最冤的当属滨海县委、县政府,事情发生在滨海地面上,按照人们的正常思维,不管是谁的错,那应该都是滨海的错了。
对此,有网友在当地最知名的民营网站——滨海网犀利栏目《百姓.网谈》发文《条管部门为何屡屡让县委、县政府背黑锅》。该文章指出,近来,滨海县国税局一干部酒后在浴城猥亵9岁幼女而被警方刑拘的丑闻,再次将滨海条管单位的管理失控现象推上了风头浪尖。而在4个月前,国税局的公车撞死滨海中学17岁中学生的事件更是在滨海乃至全国激起很大民愤。
这名网友“愤怒”地说,目前在滨海这块土地上的税务、工商、国土、质监、烟草、电力等部门因其人事和业务归其上级部门主管,俗称“条管”或“垂直”部门,由于他们的人、财、物管理权在上,其主要领导的任免权在其上级部门,没有经过地方任免,因而县委、县政府对这些单位能够行使“硬性”监督的权力极其有限。县里的有关部门欲对这些条管部门实施有关监督时,这些部门总是以“我是条管单位,不受你们监督”为由予以拒绝,既便是勉强接受,也是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一些条管单位根本不把县委、县政府放在眼里,大有“老虎屁股摸不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之势,县里也因对其缺乏人事任免等有效监督手段而放弃监督,久而久之,条管单位成为县委、县政府对下属部门监管的盲区。
这些直管部门和单位自成系统,集行政管理、执法、经济监督于一身。而且,这些部门和单位的分支机构结构和层次较多,人员的分布空间很大,执法、管理行为的频率很高,手中又握有很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采用经济性强制处理手段很多,一旦失去完善有效的监督,容易出现有利可图乱伸手,无利可图乱推诿的现象;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不正之风;个别素质低下、利欲熏心的执法人员甚至借此贪污受贿、弄权勒索、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直接损害县委、县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比如,今年滨海国税局接连出现的两个民愤极大的丑闻就是因为缺乏县委、县政府的监管所致。他们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难免在心里有一种“老子独大”的优越感,这样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滑向了危险的深渊。于是,他们就会肆无忌惮的敲诈勒索纳税人,他们就会丧心病狂的撞死无辜的中学生,他们就会畜生不如的猥亵9岁幼女……他们作下的孽债虽然与县委、县政府无关,但是由于在滨海的大地上,更由于他们的单位名称前有“滨海”两个字,因此,县委、县政府往往为他们背了黑锅。当他们的丑行名扬海内外时,人们往往会说滨海又出丑了!
因此,为了给这些不服县委、县政府监管的“条管”部门套上笼头,就很有必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他们采取强硬的监管措施,绝不能让他们游离于县委、县政府的监管之外,绝不能让他们再出现毁坏县委、县政府形象,让我们滨海人背黑锅的丑事、恶事!
笔者不敢确认这名执笔者的身份,但他却给我们提供了当前一些垂直部门或条管部的现状。这种现状或许可以让网民和民间智库的精英,集思广益而出谋划策,形成思想,间或引起中央相关部门部门重视,出台对地方条管单位的管理新政策和更有效的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