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诗中有一首《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丛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这首诗的结尾,抒写了诗人从北方的汴京返回家乡江西太和出任官职,并且有机会在离开家乡分宁多年后归乡探亲的欣悦。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者在解读这首诗的诗意时,对最后一句诗句的释读有些偏离原意。
的确,春天到来的时候薇菜和蕨菜生长旺盛,可以采摘充饥。于是,有的解读观点就认为,这里是与前面诗句“饱饭愧闲行”相呼应,反映了诗人的可贵爱民思想。
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读的解释。
从全诗的诗意看,这里是用的《诗经·采薇》之中征夫还乡悲喜交集心绪起伏的典故。
诗人是借用春天到来薇蕨生长旺盛的文字,暗指自己与《采薇》所写的人物辛苦还乡的心意相似。
诗的原意不是写的春天的薇菜可以采摘充饥,而是写的《采薇》诗篇表达的游子征夫归乡复杂的情感。所以,看懂了诗人的原意,对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才能充分感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