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典的出版要认真校勘核对
(2024-11-02 08:47:03)
一般称为辞典的书籍,都是学术质量较高的出版物,内容中的文字和数字,都具有较为公认的准确性。
但是也不尽然。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许多辞典,其中有的辞典就因校勘不够认真,出现了让人扼腕的讹误。
2013年版的《宋词鉴赏辞典》,收入较多宋词作品的鉴赏文章,每篇词作的前面都有词人生平简介,包括生卒年份。这本辞典的词作排序,大致参考了词人的生卒年份,以便读者对宋词全部作品的概况有所了解,这是一个惯例,
该版本的第1945页,收入了文及翁的生平简介。但是,其中写道,文及翁是宝佑元年(1153)进士,。
就算读者对文及翁不够熟悉,看到他的词作排序已经到了南宋后期,也知道他不会在1153年就中了进士。
查查资料,宝佑元年是1253年。由于校对失误,整整差了一百年。这么明显的讹误,居然就没看出来。
再举一个文字校对失误的例子。
熟悉《沁园春》词牌格律的读者,都知道这个词牌所用的韵字,全部都是平声字。
上述辞典的第1935页,收入了陈人杰的一篇《沁园春》词作。
沁园春
丁酉岁感事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书中由于校对的失误,把”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印刷成了“算未必江沱堪宴会”。
熟悉这个词牌格律的读者,看到此处就知道出错了。查查原文,是用的平声字韵字“安”,而不是用的仄声字“会”。
尽管这些讹误不过是白璧微瑕,可以通过附带勘误表的形式加以纠正。但是,对专业的出版机构来说,出现这些讹误,总是让人为之扼腕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