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词人完颜璹的词作《朝中措》,被选入了《宋词鉴赏辞典》。
这首词的全文为: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但是令人惊愕的是,《辞典》的编著者在这篇词作的后面,加了一个注解:
襄阳,疑咸阳之音讹。
这是因为众所熟悉的是,着名的灞陵桥不在南方的襄阳,而在北方的长安。所以,编著者认为可能是历史上这首词的文字有了误传,把咸阳写成了襄阳。这两个地方,可是相距千里之遥的。
对这首词的词意解读,有此看法的不止于此。
包括《宋词鉴赏辞典》对这首词的解读文字在内的解读看法就认为,这首词开头一句写的是灞陵古道。继而推之,后面的一些地名也是写的北方的地域。例如,玉塞就是写的玉门关,而陇首写的就是北方的陇山一带。
因此,襄阳古道并不存在,大抵是咸阳古道的讹写了。
众说如此,便对吗?
我们对这样的解读看法,持有不同的异议。
我们认为,如果这样来解读完颜璹的《朝中措》词意,就是没有读懂词作的真正词意。
完颜璹这个金代的词人,作品写得大气磅礴,内含深意。
在《朝中措》这首词里,词人用笔自如,写遍南北,不拘一地。
襄阳古道,写的是南方的地域。江南一带自古诗人辈出,名作繁多。而灞陵桥则是写的北方的地域,盛唐以来以灞桥折柳送别的题材赋写的名作广为流传。因此,词人是以南北地域的概述,表述了秋高气爽季节里的诗情豪迈。这里不是误写,襄阳当属无讹。
后面的文字同样照此理解。
玉塞,泛指北方的城关,并非专指玉门关。玉关,在宋词里频频出现,泛指北方的边塞城关。玉塞,只是填词平仄的需要,把玉关改写了而已。
云飞陇首,风落江皋。这是化用了南朝梁诗人柳恽的名作《捣衣诗》中的诗句“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的原作中,亭皋就是以水边代指的南方地域。陇首则是指的北方地域,古代诗词中常常用陇首来泛写北方的边塞之地。由此看出,词人也并无单单写的北方地域的地名和景物。
到了词的结句,则是全然写的南方的地域。化用李白和刘禹锡的诗句,写的是金陵古城,泛指的是南方的地域。
词人虽然身在北国,但是词中写的地域横跨南北,并不仅仅限于北方。
词人在诗情豪迈的秋高季节,心接千里,思绪万千,写到了南北关山,想起了英雄豪杰。在词的隐含深意里,表达了世事艰辛、壮志难酬的忧愤心绪。
所以我们认为,襄阳古道的文字,没有讹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