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白石词中用的“半面”典故

(2024-10-28 11:44:53)
分类: 文艺评论
               解連環
     玉鞭重倚。卻沈吟未上,又索離思。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柳怯雲鬆,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攜羽扇,那日隔簾,半面曾記。
     西窗夜涼雨霽。嘆幽歡未足,何事輕棄。問後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水驛燈昏,又見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

          白石道人詞中,寫了驛站夜宿時懷思合肥兩位藝伎情人的情景。
       詞裏用了“半面”的典故。
       兩位樂伎對詞人說,當年你手持羽扇前來,我們隔著簾子只瞥了一眼,卻就牢牢地記在心底,以致多年都不曾相忘。
       “半面”的典故,出自《後漢書·應奉傳》:“奉年二十時,嘗詣彭城相袁賀 ,賀時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奉 ,奉即委去。後數十年於路見車匠,識而呼之。”後因用以稱瞥見一面。例如,《北齊書·楊愔傳》:“其聰記強識,半面不忘。” 唐代詩人錢起《贈李十六》詩中寫道:“半面喜投分,數年欽盛名。”
       後來這個典故,也用來形容曾經相見相識,就是“半面之交”的意思。
       例如,白樂天在《與元九書》中寫道: 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
       因此,“半面”不是說露了半邊的臉,而是說瞥見一面,後來引申為曾經相見相識。因而,說“半面”就是初次相見的意思,也欠完整。
       姜白石在此中用了“半面”的典故,表達的是當年兩位合肥樂伎與他一見生情久久難忘。當詞人夜宿驛站、輾轉難眠的時候,想起情人的話語,更是為不知何時才能重見而痛苦萬分。皓月當空,兩地分離,分外增添了情人的別離憂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