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潜《海棠春》“飞景还如许”能改成“风景还如许”吗

(2024-10-03 15:49:55)
分类: 文艺评论
     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
     羽書萬里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
    
      南宋詞人吳潛寫這首詞的時候,正在浙江任職,當時已經六十五歲了。
      這位曾經多次在朝廷任過高官的老翁,清明時節去觀賞雨後盛開的海棠花。但是,他在看花的時候,卻是心裏郁悶對花無語。這是因為,當時南宋的主要敵手不是金而是元。元軍已經多次進攻適宜種植海棠花的香海棠國巴蜀,當地的危急形勢讓南宋有清醒認識的官員感到擔憂。於是,遠在東南的吳潛觀賞海棠花的時候,不禁想起了遙遠的“香海棠國”巴蜀發生的戰事。盡管南宋守軍多次挫敗元軍的進犯,萬里傳來報捷的羽書,但是只要元軍攻勢不斷,就不能掉以輕心。
      吳潛的《海棠春》詞作,上片寫的是清明海棠的景物,下片寫的是詞人憂國的心情。
      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詞意是處於巴蜀的濯錦江頭,寶劍的鋒芒依然如許。這是以飛景(寶劍的名稱,以此泛指兵器)還如許,錶達戰事還在蔓延繼續,由此抒發了詞人的憂國之思。
      下片用了兩個“飛”字。
      第一個飛字,用來形容萬里之外的巴蜀守軍,向臨安南宋朝廷發去擊退元軍進犯的報捷羽書。
      第二個飛字,是飛景的專有名詞組成字,以曹丕《典論》寫到的寶劍名飛景,代指兵器,從而暗喻巴蜀戰事未了。
      我們認為,下片已經從上片描寫海棠花景物的題材,轉換為對香海棠國巴蜀正在發生的戰事的擔憂。因此下片裏根本就沒有寫海棠的景物,所以也就不能用“風景”代替“飛景”。作者下片就沒有寫到海棠花,既然如此,從哪裏來的“風景”呢?
      飛景,指寶劍,代指兵器,引申為戰事。這裏的詞意可以看出,與描寫巴蜀的風景是無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