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瑟》中的珠玉之喻蕴涵着什么诗意

(2023-07-15 09:40:11)
分类: 文艺评论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义山在《锦瑟》中写下了这一联千古名句,让人赞叹,亦让人费解。这么对仗工整、词句华美的诗句,究竟是写的什么诗意呢?
        最晚是从宋代起,文人墨客就对李义山这一联诗句的寓意加以解读,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我们要提示的是,这联诗句从字面看,主要写的是沧海的珍珠和名山的美玉,也就是写的珠玉。
        提到珠玉,人们自然联想到俊杰与英才。在古代的诗文中,把杰出的人才比喻为珠玉,可谓屡见不鲜。
        从这个视角看待《锦瑟》这一联诗句的诗意,解读的观点就容易确立了。
        出句写道,明月之夜沧海里的珍珠圆润亮洁,就像流下的眼泪。
        那么沧海珍珠为什么有泪呢?原来是没有被人采集,遗落在茫茫的沧海之中。明月映照,沧海茫茫,唯独圆润亮洁的珍珠如泪,默默地藏身于大海之中。这样的寂寥空旷景象,怎不让人为珠叹息?目不识珠,多指不识人才。这么一讲,这句诗句的寓意就清楚了。
        于是,有一个典故就叫沧海遗珠。这个典故涉及的人物,是比李义山年代还早的狄仁杰。因为狄仁杰才华出众却不被人重用,于是有人叹曰就像沧海遗珠。(《新唐书·狄仁杰传》载:“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再来看对句写到的蓝田之玉。
        晚唐的文人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写道: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段文字所写,与《锦瑟》中的诗句大致相同,因此被解读《锦瑟》的诸家多所引用。但是遗憾的是,戴叔伦的这段话出处在哪里,在什么语境下说的这段话,都还没有查检到文献的佐证。尽管如此,良玉生烟,已经成了著名的典故。
        蓝田是出美玉的名山,在日光的照耀下,山上沉埋的美玉生出如幻如真的烟霭。这样的景色固然动人,但是美玉毕竟还是沉埋山中,并没有被发掘和使用。
       《锦瑟》的颈联,出句写的是珠,对句写的是玉。
        还有哪些古代名诗也是这样写的呢?
        杜甫晚年在潭州,写下了《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的长诗,其中有一联诗句写道:
        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
        上一句写的是沧海珠,下一句写的是昆山玉。也是在一联诗句里写的珍珠和美玉。
        杜甫的这联诗句,给《锦瑟》颈联诗句的解读提供了极佳的思路。
        如果把昆山玉和蓝田玉对换一下,这两联诗句的诗意就是相似的。
        换言之,读懂了杜甫的这一联诗句,也就读懂了李商隐的这一联诗句。
        李商隐在写《锦瑟》的时候,已经是余生无多的晚年。仕途蹭蹬,中年丧妻,空负才华,无人赏识,被人误解……人生多少悲哀与感伤,万般心事,都上心头。但是,如果在诗中像老杜那样直接写了昆山玉,立即就会被人理解是李斯《谏逐客书》中“昆山玉”的寓意,从而可能招来无端之祸。因此,委婉地改写成是蓝田之玉,寓意未变,而隐晦许多,不致授人以柄。
        而且,李义山的诗对仗工整,用字讲究。沧海的沧是青色,蓝田的蓝可以代表蓝色,这一联诗句的首字在颜色上就构成了对仗。
        可叹的是,李义山自己没有解释这首诗的诗意,他把这首诗藏而不露秘不示人。而在李义山身后,却让无数文人绞尽脑汁,试图破解诗意的玄奥。
        到了今天,我们在解读《锦瑟》的时候,不应因为前贤名人说过什么,就不敢越雷池于一步,而应尽力复原诗人的原意,产生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