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晓”字通“觉”

(2023-07-14 09:05:37)
分类: 文艺评论
          “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晓”字通“觉”

      一些《锦瑟》诗意的解读者包括一些名家,是把“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晓”字,解读为“拂晓”的晓。他们认为,“晓梦”是指天快亮了的时候做的梦,因此很快就醒了过来,做这个梦的时间是短暂的。然后,他们在这样理解“晓梦”的基础上,生发出对这句诗句诗意的阐释。
       李义山的这句诗句,用的是庄生梦蝶的典故,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个典故的出处与含义。
       我们认为,仔细读读《庄子·齐物论》的原文,再结合李义山的诗句加以理解,“晓梦”不是拂晓时分做的梦,而是指庄子梦醒之后对梦境的领悟与感触。
       我们提出,“晓”字,在这里通“觉”字。
       先来看《齐物论》的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可以看出,《齐物论》的原文里写到了“觉”字,就是梦醒了,然后产生了迷离惝恍的感觉,发出了困惑不解的疑问。
        “觉”字在古文中,如果做“睡醒、梦醒”的词义解读,可以读为去声的jiao,也可读为入声的jue。诸葛亮在草堂睡醒后,写下“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诗句,也是用的《庄子》里的典故: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庄生梦蝶的典故,经常被古代文人生发出浮生若梦、人生如梦的感喟。
        李义山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写下秘不示人的诗篇《锦瑟》,感慨怅惘人生苦短,自己生不逢时,有大才华却不被人识,就像被弃置的沧海遗珠和昆山之玉(为了避嫌,刻意写成蓝田之玉)。
        庄生晓梦迷蝴蝶,不是写庄生在拂晓做梦,而是写庄生梦醒之后的心理感觉,迷离惝恍,疑惑不解。诗人借此典故,表达了人生苦短浮生若梦的苦闷与忧愤。
        晓梦,就是觉梦,也即梦醒之后对梦境的思索与感悟。
        从《齐物论》原文用了“觉”字看,李义山是用“晓”(明白、了解)字代替了“觉”字,表达的还是同样的意思。
        那么,李义山为什么不用“觉梦”呢?
        “觉”有“睡醒”的词义,如果写了“觉梦”,仅仅是写了睡醒了。而写了“晓梦”,只这一个“晓”字,写尽了庄生梦蝶的心理状态与内心感悟,用的真是妙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