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賀王帥宣子平湖南寇
笳鼓歸來,舉鞭問、何如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瀘深入。白羽風生貔虎噪,青溪路斷鼪鼯泣。早紅塵、一騎落平岡,捷書急。
三萬卷,龍頭客。渾未得,文章力。把詩書馬上,笑驅鋒鏑。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蟬卻自兜鍪出。待刻公、勛業到雲霄,浯溪石。
稼轩词里的这首词作,一般的注解都是参考引用一位著名宋史专家专著中的笺注。
我们对笺注的作者充满深深的敬意。其笺注为阅读与理解稼轩词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参考资料,节省了读书人的许多考证时间,引导读者准确全面迅捷地理解稼轩词的词意,包括创作背景与年代、典故引用及词意解读。
只是我们也须知道,学者在专著序言里明确表示,自己是历史学者,没有创作格律词的经历。这样我们便明白,历史学者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重在创作历史事实与文字典故考证,有的时候对诗词格律没有刻意注意。
我们举这首《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的笺注为例。
白羽風生貔虎噪,青溪路斷鼪鼯泣。
【白羽風生】
裴啟《語林》:諸葛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麾三軍。
蘇軾《與歐育等六人飲酒》:
忽驚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紅。
苦戰知君便白羽,倦遊憐我憶黃封。
年來齒發老未老,此去江淮東復東。
記取六人相會處,引杯看劍坐生風。
【青溪】
王宣子行軍所經由之所,未詳所在。
笺注对“白羽风生”的典故出处引用翔实,稼轩词此句词句的确借用了苏轼诗句的诗意,称颂了王佐(字宣子)在平定之战中指挥若定从容建功的事迹。
但是,笺注对“青溪”的注解,有值得商榷之处。
熟悉《满江红》词牌格律的人都知道,《满江红》的写作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中间的两个七字句要求为对仗格式。这个对仗未必完全像律诗对仗那么严谨,但是基本上还是要体现大致的文字对仗。
例如,人们最为熟悉的《满江红》代表作中,就有这样的词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由此可以看出,到了南宋时代,《满江红》的创作格式已经较为统一,词中两个七字句的对仗已经成为惯例。
回过头来,看稼轩词这首《满江红》的相应词句:
白羽風生貔虎噪,青溪路斷鼪鼯泣。
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蟬卻自兜鍪出。
可以看出,上阙里的两个七字句,对仗相当工整。下阙却主要以金印对貂蝉,没有上阙对仗的工整。
因此我们认为,上阙的对仗是以白羽对青溪,有颜色的对比。这里的青溪,如果没有确知的湖南地名,那么就只是符合词作格式写作的要求,而未必是真实的王佐(宣子)率领所部行军经由的地名。
从词作格律的角度看,还是将此泛泛地解读“青溪”为湖南地界的青碧溪水为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