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弃疾与叶衡及汤朝美的诗词交往

(2022-08-23 17:54:23)
分类: 稼轩词赏析
             读稼轩词可以看出,辛弃疾曾经写了多篇给叶衡的词作,而后也写了两首词作给汤邦彦(朝美)。
       按说朋友的朋友,彼此之间也应该是交情不错的。但是事实上,叶衡与汤邦彦(汤邦彦字朝美)却有很大的个人恩怨。
       叶衡曾经居于相位,生平事迹是可以写入正史的。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三》记载了叶衡的生平事迹。叶衡的仕途最后遭遇了坎坷,就是因为汤邦彦引起的。

      上谕执政,选使求河南,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己,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即日罢相,责授安德军节度副使,郴州安置。邦彦使还,果辱命,上震怒,窜之岭南,诏衡自便,复官与祠。年六十有二薨,赠资政殿学士。

       南宋想要派遣使臣前往金国,表达要求金国归还被占领的河南的意愿。皇帝问众臣谁是这个使臣的最佳人选,丞相叶衡就推荐了司谏汤邦彦,称他能言善辩,适合出使金国。
       汤邦彦知道这个使命相当艰难,一旦到了金国态度强硬,可能惹怒了对方而扣押宋朝使节。他问了是叶衡推荐的他出使金国,怀恨叶衡是趁机排挤他。于是,他听说叶衡与人交谈时对皇上有不恭敬乃至讪笑的言论,便写了奏文报给了皇帝。皇帝一看气坏了,震怒之下当天就罢免了叶衡的丞相官职,把叶衡降职贬谪到了郴州。
       后来汤邦彦出使去了金国,看到金国虎威霸气,吓得没敢表达出使的意图即要求金国归还河南。等到他有辱使命,灰溜溜地回到朝廷,皇帝震怒,将其发配去了岭南蛮瘴之地新州予以编管。几年后,才从新州移居江西信州,从而与辛弃疾有了交往。
       叶衡在建康等地任职时,对辛弃疾特别器重,认为是可用的大人才。辛弃疾也特别感恩叶衡的知遇之恩,写了几首词作呈给叶衡。但是,后来叶衡失去了相位,遭到了贬谪,也就无法竭力推举辛弃疾。
       汤邦彦从被编管的广东新州移居到了江西信州后,与辛弃疾有了诗词唱和的应酬。
       汤邦彦曾经是相当自负的朝中官员,他出身名门,能言善辩,与虞允文等有过交往,曾经力主抗金。后来他被皇帝看中,一再晋升官职,直至当上左司谏兼侍读,成为朝中论事风生权幸侧目的显贵人物。但是,汤邦彦出使金国有辱使命,终于遭到了贬谪,被送到了远离京都的地方编管。直到后来朝廷赦免了他,让他从信州解除编管,回到家乡金坛居住。而且,朝廷还是赏识汤邦彦的才华,准备再次起用他。可是经过多年折腾,汤邦彦回到故乡几年后就病故了,只活了五十三岁。
       我们读稼轩词,对辛弃疾写给叶衡与汤朝美的几首词作并不陌生,却并不一定知道叶衡与汤邦彦的个人恩怨。而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些词作的词意,对叶衡和汤邦彦当年的过节嫌隙,还是应当有所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