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十年前没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谁是刘穆之,更不知道他在发迹前后与槟榔相关的典故。
等到上了大学之后,读了所有的稼轩词,才知道原来辛弃疾在词作中引用了刘穆之与槟榔的典故。
水调歌头
席上为叶仲洽赋
高马勿捶面,千里事难量。长鱼变化云雨,无使寸鳞伤。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风月几千场。须作猬毛磔,笔作剑锋长。
我怜君,痴绝似,顾长康。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解道澄江如练,准备停云堂上,千首买秋光。怨调为谁赋,一斛贮槟榔。
稼轩词中写给叶仲洽的词作有4首。但是,有关文人叶仲洽的生平事迹,查询却是未有所得。只有同一时代的上饶诗人陈文蔚,曾经写过一首《和叶仲洽喜雨》的诗歌,不过没有查到叶仲洽的原作。相必叶仲洽也是性情中人,诗画才华出众,但是行为乖张,不随世俗,却是辛弃疾所极为赞赏的高人雅士,于是写了4首词赠给叶仲洽。
《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这首词,用了较多的典故。在结句中,用了刘穆之与槟榔的典故,“怨调为谁赋,一斛贮槟榔”。
有关刘穆之和槟榔的典故,早在李白的诗中已经用过。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之二》写道: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
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
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
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
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
蟏蛸结思幽,蟋蟀伤褊浅。
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投箸解鹔鹴,换酒醉北堂。
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其中“丹徒布衣者”四句,就是写的刘穆之的典故。
说起这个刘穆之,在历史上应当是与萧何孔明并列的贤相一类的名人。但是由于传统历史观念的局限,一般正史对刘穆之的功绩评价并不很高。而在唐宋文人中,对刘穆之的评价却是很高。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陆游,写过《读史》的诗歌:
萧相守关成汉业,穆之一死宋班师。
赫连拓跋非难取,天意从来未易知。
宋代诗人吕本中,写过诗歌:
金柈一斛贮槟榔,戏调儿童走欲狂。
不谓林间有元亮,念公时在酒中藏。
刘穆之(360年-417年),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东晋末年大臣,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后代。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博闻强识。刘穆之深受刘裕倚仗,屡次在刘裕领兵征伐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官至尚书左仆射。义熙十三年,卒。有人认为刘穆之的死,促成了刘裕的撤军,从而中辍了眼看就将完成的统一大业。陆游的诗句,就是这样的诗意。这也说明,刘穆之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南史·列传·卷十五》记载了刘穆之的事迹,其中写到了他在穷困潦倒与当上高官后有关食用槟榔的事情。
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
氏。后有庆会,属令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妻复截发市肴馔,为其兄弟以饷穆之,自此不对穆之梳沐。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
刘穆之这人喜欢吃吃喝喝,从贫到富,概莫能外。
《南史》如此记载道,到了刘穆之当上高官之后,依然喜爱聚众豪饮: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未尝独餐。每至食时,
客止十人以还,帐下依常下食,以此为常。尝白帝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此外无一豪负公。”
在历史上经常有名人贤相穷困的时候被人鄙视,例如张良和陈平都是如此。
刘穆之不但喜欢吃吃喝喝,饭后还喜欢嚼槟榔。他的大舅子本来就看不起这个没本事没财富的妹夫,对他经常到家里蹭吃蹭喝更是难以忍受,于是直接拒绝他前来吃喝。可是,刘穆之不以为耻,还是不管不顾地我行我素,照常去大舅子家吃喝,饭后还索要槟榔。他的几个大舅子干脆拉下脸直接说话了,你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要消化饭食的槟榔做什么?
刘穆之的妻子是江嗣的女儿,知道丈夫不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只是没有机会当官发达。她是从大户人家嫁到刘穆之家的,知情达理,于是顾及丈夫的颜面,每每劝他不要去江家讨人嫌地蹭饭。但是,丈夫不听她的劝谏,依旧还是去江家吃吃喝喝,完全不顾人家甩脸子说难听的话。
刘穆之的妻子没办法了,于是毅然决然把自己的长头发截断,拿到市上换了一点钱,交给自己的哥哥,作为刘穆之前来吃喝的花费。自此之后,刘穆之的妻子从来不当着丈夫的面洗头梳头,因为不想因为截发影响姿容。
后来,刘穆之果然当上了大官,要请妻子的各位兄弟赴宴。他的妻子以为丈夫要算旧账了,为了保全自己的兄弟,哭著给刘穆之跪下磕头,让他放过自己的兄弟。刘穆之安慰她说,过去的事儿都过去了,原本没有积怨,不必为此担忧。
等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几个江家的兄弟恭恭敬敬,想要就此消除妹夫的积怨,不计较过去他们势利小人的言行。没有想到,刘穆之此时让厨子端出了盛放着满满的槟榔的金盘子。
从此,金柈槟榔,就成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为后世的文人所引用。
稼轩词里用的这个典故,似乎别有深意。
刘穆之的原籍是山东。
那么,辛弃疾的原籍呢?
因为没有叶仲洽的资料,不知他是江西本地人,还是南渡的北方文人。
但是,辛弃疾对叶仲洽的评价甚高,因而在词中对叶仲洽表示,咱们都像当年刘穆之潦倒的时候,为人鄙薄。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也有大展才华的机遇。就像刘穆之发达之后,用金盘子盛着槟榔给当年看不起他的妻兄一样,让那些势利小人看到我们的出众能力与远大抱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