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借硯村廬
借硯村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97
  • 关注人气: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稼轩词中诙谐的止酒词

(2022-06-01 20:17:55)
分类: 稼轩词赏析
     
       翻开稼轩词,写饮酒筵席的词作数目相当之多。从最早的《汉宫春·立春日》写的“黄柑荐酒”,到后期词作《满江红·老子当年》的“共何人对饮五三钟”,诗酒题材久用不衰。
       到了瓢泉闲居期间,词人的年纪大了,身体条件不允许再像从前那样豪饮不辍,家人也一再叮嘱不能喝这么多的酒了。为此,词人也下了止酒的决心,有些聚宴就要推辞不饮。但是,按照稼轩的性情,喜好交结文人雅士,而在聚会上却是无酒不欢,因此虽然也想少喝一点酒,却是每每不能自制。
       于是,词人诙谐地写下了词作《沁园春·将止酒》。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这首词是人们较为熟悉的。
       但是,有的解读者在解读中想当然地把“长年抱渴”理解为喝酒喝得太多了,就像糖尿病的症状一样,总是感到口渴。
       其实,这里暗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在下一篇同韵的《沁园春》中也出现了,就是“酒泉罢侯”。
       据《拾遗记》记载,羌人姚馥嗜酒,但言渴于酒,人呼为“渴羌”。后武帝擢为朝歌宰,迁酒泉太守。
       稼轩词里用了姚馥自称口渴必须要喝酒的典故,形容对酒的高度喜爱与依赖。
       后来,还是克制不住好友聚会时的饮酒习惯,词人便又填了一首自我解嘲的同一音韵《沁园春》作为呼应。
           沁园春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沉菑。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用邴原事)
        这首词可让我们在几十年前初读的时候伤透了脑筋,用的典故太多,而且并不为人熟知。
        酒泉罢侯,上面已经解读了,就是用的《拾遗记》姚馥当上了酒泉太守的典故,不过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表示为了戒酒,宁愿放弃封侯。
      鸱夷乞骸,是指盛酒的酒囊就像年事已高的官员申请卸下官职一样,也是表达要戒酒了。
      高阳入谒,都称齑臼。这句词句当初让我们百思不解,这个像是蒜臼子一样的器具齑臼,在这里是什么词意呢?
       这个典故,出自《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娟幼婦、外孫虀臼’八字。……修曰:‘黃娟,色絲也,于字爲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爲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爲好;虀臼,受辛也,于字爲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这就是繁体字的巧妙,如今用简体字,就不容易理解这个典故的奥秘。
        古代用齑臼作为研磨辛辣调料的工具,所以杨修说齑臼是“受辛”,就是把辛辣的调料放入齑臼内研磨。而在繁体字中,辞就是辭,也可以看成是受和辛两个字的组合。但是,杨修说的辭,是曹娥碑的碑文。而稼轩词中用这个典故,却是借用的辭有“辞退”的词义。意思是说像郦食其那样的高阳酒徒虽然富有韬略,也因嗜酒而被弃而不用。
        杜康初筮,正得云雷。这一句词句,用了《易经》中的词句,表示酿酒大师杜康也因占卜得了云雷的卦,从而放弃了酿酒。
        提壶却劝,沽酒何哉。这一句里的“提壶”,是一语双关。提壶是一种鸟的名称,啼叫的声音类似“提壶”因而得名。梅尧臣在《禽言》里写道:“提壶卢,沽酒去”。就是用了“提壶”的谐音,表达的是提着一个盛酒的葫芦去沽酒。
        后面用了杯弓蛇影和陶潜屈原的典故,不难理解。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这个典故是指晋元帝司马睿能够克制戒酒,而自己感到惭愧不能像他那样勇者一般果断戒酒。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用邴原事)据《三国志·魏书·邴原别传》记载:“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钱,可一饮燕。’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既然邴原为了挚爱亲朋的告别,能够偶一破例饮酒,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呢。
        在稼轩词里,紧接着这两首词,是一首《丑奴儿》,其中也用了饮酒的典故。
       丑奴儿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
      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这个典故,也是指的好酒贪杯的姚馥当上了酒泉太守。
        稼轩词用了老杜诗歌的诗句,表达的是一饮解千愁的词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