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稼轩与卢国华的五首词作交往

(2022-05-21 18:17:36)
分类: 稼轩词赏析
             辛弃疾从绍熙三年(1192)到绍熙五年(1195)在福建任职期间,与当地的一些官员多有交往,彼此经常诗词唱和宴席应酬。卢国华,就是当时与辛稼轩来往密切的一位雅士。稼轩集中,写的与卢国华有关的词作有5首之多。
       卢彦德,字国华,浙江丽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绍熙四年,接替辛弃疾出任福建提刑使,后来又调到建安,改任建宁府负责漕运的官职。
           满江红
          和卢国华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着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菩萨蛮
         和卢国华提刑
        旌旗依旧长亭路。尊前试点莺花数。何处捧心颦。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诗句到梅花。春风十万家。(时籍中有放自便者。)
        三、定风波
         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定风波
        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五、满江红
       卢国华由闽宪移漕建安,陈端仁给事同诸公饯别。余为酒困,卧青涂堂上,三鼓方醒。国华赋词留别,席上和韵。青涂,端仁堂名也
      宿酒醒时,算只有、清愁而已。人正在、青涂堂上,月华如洗。纸帐梅花归梦觉,莼羹鲈鲙秋风起。问人生、得意几何时,吾归矣。
      君若问,相思事。料长在,歌声里。这情怀只是,中年如此。明月何妨千里隔,顾君与我何如耳。向尊前、重约几时来,江山美。
       细看这五首词,有两首是依韵而和的卢国华词作,显然卢国华也是善写诗词的文人雅士。
         结合辛弃疾的生平资料,可以大体了解这五首词的创作背景。
          满江红
          和卢国华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这首词大约写于绍熙四年(1193)。
       当年春天,辛弃疾奉诏升任太府少卿,要离开福建去临安任职。而接替他出任福建提刑使的,就是卢国华。
       卢国华到任后,填了一首《满江红》赠给辛稼轩。稼轩读后大为赞赏,于是填了一首和词回赠卢国华。
       词中形容卢国华的到任,就像汉代绣衣使者持节前行,驷马华车,光彩满道,直趋东南。福建的七闽大地来了福星。卢国华仕途顺利春风得意,就像蓬莱岛的仙人一般让人歆慕。而自己年纪大了,空有抱负无法实现,已经有些厌倦了官场的忙碌。就像庄子写的瓠落大而无用,又像浮萍没有根基随波逐流。想要搜尽枯肠找出美好的词句回赠惠词,却无琼瑶报以木桃。
       论履历、年龄和当时官职,辛稼轩当时都在卢国华之上,但是辛稼轩赏识卢国华的才学,于是在词中赞誉了卢国华,表示了对他履任新职的恭贺,然后自谦地答谢了卢国华惠赠的新词。
          菩萨蛮
         和卢国华提刑
        旌旗依旧长亭路。尊前试点莺花数。何处捧心颦。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诗句到梅花。春风十万家。(时籍中有放自便者。)
        这首词的词意有些潜意。
         大概是卢国华接任之后,为辛稼轩前去临安升任新职饯行送别,找来一些歌伎表演助兴。
        宋代的歌伎都有乐籍,想要从脱籍从良,必须征得当地行政长官的批准。苏东坡出任钱塘通判时,就曾经批准一些年老色衰的歌伎出籍从良。
        辛弃疾就要卸任提刑使,看到当时有的歌伎趁官员筵席之机要求脱籍,便委婉地劝接任的卢国华予以考虑。因此词中在赞许卢国华苦读中了进士出任官职后,表示如果能让一些歌伎脱籍从良,则是春风处处,别样人间。
           三、定风波
         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这首词作于绍熙四年(1193)的冬天。
         当年秋季,辛弃疾被任命为福建安抚使,重新回到福州任职。而曾经接替他出任福建提刑使的卢国华,却被调任建宁府漕运官员,即将离开福州前往建安。于是,辛弃疾为卢国华送行,写下了这首词,约定明年上元节再在福州重聚。
           定风波
        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上一首应该是同样的。卢国华调任新职,置酒告别福州的官员,请来了众多歌伎,歌舞甚盛。
        辛稼轩写下词篇,赞誉了卢国华的才华,感叹了他的离去。
       《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诗意不难理解。
       《元和圣德诗》是韩愈写的诗歌,在此用来赞誉卢国华的文学才华就像韩愈一般。
        斩将搴旗,是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化出的典故词语,褒扬人物的出色才能。词中用来形容卢国华的诗词写得很好,在诗坛如同跃上十丈高墙,成为斩将搴旗的人物。而自己已经老了,要看后生可畏。
       五、满江红
      卢国华由闽宪移漕建安,陈端仁给事同诸公饯别。余为酒困,卧青涂堂上,三鼓方醒。国华赋词留别,席上和韵。青涂,端仁堂名也
      宿酒醒时,算只有、清愁而已。人正在、青涂堂上,月华如洗。纸帐梅花归梦觉,莼羹鲈鲙秋风起。问人生、得意几何时,吾归矣。
      君若问,相思事。料长在,歌声里。这情怀只是,中年如此。明月何妨千里隔,顾君与我何如耳。向尊前、重约几时来,江山美。
      卢国华要离开福州去建安任职,福州的官员陈端仁给事等人为之设宴饯行。辛弃疾也出席了欢送宴会,而且在席上畅饮,因为大醉不能回府,就在陈端仁的堂上睡下。等到酒醒了,已是半夜三鼓时分。卢国华在席上,出示了写给各位官员好友的词作《满江红》。辛稼轩便依其韵,填出了一首和词。
        这首词里用了几处典故。
        纸帐梅花——也称梅花帐或梅帐,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们普遍喜欢的一种床具。在一张卧床的四角树起四根黑漆柱,其上横架一个顶罩,在顶罩和床头、床尾以及背壁三侧用细白纸蒙护起来,在上下床的一侧悬挂帘子,就做成了一个纸帐。在纸帐之内的四根帐柱上各挂一只锡制的壁瓶,瓶中插上新折的梅枝,这样就成了梅花纸帐。
            明月何妨千里隔——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顾君与我何如耳——典故出自《汉书·陈平传》。吕后听闻吕须进了谗言,说陈平当着宰相不治事却天天醇酒妇人。而陈平为了自保避嫌,不让吕后起疑,反而从此更甚。吕后就此放松了对陈平内心一直忠于刘姓江山的警惕,当着吕须的面对陈平说,“顾君与我何如耳”,表示了对陈平的信任和关系密切。词里用了这个典故,是借用了吕后对陈平说的这句话,表达了与卢国华的关系密切,彼此心知,互为知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