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稼轩词中写给郑元英的三首词作

(2022-05-14 10:31:01)
分类: 稼轩词赏析
         在稼轩词中,有三首词是写给郑元英的。
       郑元英的详细生平资料未见文献所载,只知籍贯是福建侯官县(今天的福州一带)。侯官县城稍南有一座文山,北宋末期有一位著名的大儒郑育曾在此隐居。当时太守黄裳慕郑育之名,多次造访文山,并且让人在山中筑路以利通行。因此,有当代学者推测,郑元英可能是郑育的后人。
        淳熙十一年(1184),郑元英入蜀为官。辛弃疾便写了一首《蝶恋花》,赠送给郑元英以示送别情谊。三年后,郑元英从蜀地东归,而且带回了大量在书坊众多印书发达的蜀地购置的书籍。回到家乡后,郑元英修建了一座藏书楼,命名为巢经楼。在巢经楼的一侧,有一个书斋叫做尚友斋,里面放置了一些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只能让前来读书的人在斋内阅读,却不可借出。郑元英在藏书楼建成后,向文友索要题赠作品,辛弃疾便填成两首词作相赠,就是《归朝欢》和《玉楼春》。
       郑元英是藏书家,这一点可以确认。但是,未能查到郑元英写过的诗词,尤其是与辛弃疾的诗词唱和作品,这对稼轩词研究是一个遗憾。
       不过,郑元英有家学渊源,肯定也是饱学之士,因此才与辛弃疾有较深的文友情谊。而稼轩词中写给郑元英的三首词作,都是大量使用典故,让今天的读者感到解读的难度。这些古代的高雅文人写诗填词喜欢引经据典,今天的人们如果不熟悉作品中这些典故,就会难于完整准确地理解词作的意蕴。
       一、蝶恋花
      用赵文鼎提举送李正之提刑韵送郑元英
      莫向楼头听漏点。说与行人,默默情千万。总是离愁无近远,人间儿女空恩怨。
      锦绣心胸冰雪面。旧日诗名,曾道空梁燕。倾盖未尝平日愿,一杯早唱《阳关》劝。

       【解读】
        赵文鼎——《花庵词选》记载:赵文鼎,名善扛,号解林居士,诗词甚富,盖赵德庄之流也。从词序文字看,当时赵文鼎任职为提举。他为李正之送行填了一首词,辛弃疾此首词就是用的赵文鼎那首词的韵。
        李正之——《建安县志》记载:李大正字正之。李正之是辛弃疾的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州。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辛弃疾曾为送别李正之,填了一首《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据《宋会要》、《朝野杂记》及韩南涧《胆泉铭》所载,李正之于乾道中及淳熙中,曾两度任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铸钱公事,其后又任利州路提刑及四川都大茶马各官。李氏之卒,乃在茶马任满东归途中,至晚当在绍熙元年。稼轩词中,后来写有一首《卜算子·聞李正之茶马讣音》。
       人间儿女空恩怨——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锦绣心胸——苏轼《寄高令诗》:诗成锦绣开胸臆。
       冰雪面——《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空梁燕——隋薛道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向一起倾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韩诗外传》:孔子遭齐程本子于剡之间,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一杯早唱《阳关》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另有寇准《阳关引·塞草烟光阔》: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里,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二、归朝欢
       寄题三山郑元英巢经楼。楼之侧有尚友斋,欲借者就斋中取读,书不借出。
      万里康成西走蜀,药市船归书满屋。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好之宁有足。请看良贾藏金玉。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何似牙签三万轴。古来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忆君清梦熟。觉来笑我便便腹。倚危楼,人间谁舞,扫地《八风曲》。

             【解读】
             康成——后汉郑玄字,此以喻郑元英。
           药市——《成都古今记》:"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成都药市以玉局化为最盛,用九月九日,《杨文公谈苑》云七月七,误也。"按:韩淲《涧泉集挽李正之》诗有"为约言犹在,收书德不孤"句,自注云:"公作《坟约》,先公跋之。公在蜀收书,将为义学。"据知南宋一代蜀中最多书,游宦其地多载书而归。则郑氏巢经楼中所储,亦必多从蜀中得来者也
            汗简——《后汉书·吴佑传》注: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雠天禄——《刘向别传》:向校书天禄阁,夜暗,独坐诵书,有老人,黄衣,植青藜杖,扣阁而入,吹杖端烟燃,与向说开辟以前,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去,曰:“我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别传》又谓:雠校者,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如冤家相对,为雠。
          记斯文——《论语·子罕》篇: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四壁聞丝竹——《水经注》泗水条: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于时闻堂上有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
             试问辛勤携一束——韩愈《示儿》诗:昔我来长安,只携一束书。
      何似牙签三万轴——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未触手。
      古来不作借人痴——李匡乂《资暇集》:借借书籍,俗曰借一痴,借二痴,索三痴,还四痴。
              觉来笑我便便腹——《后汉书·边韶传》:韶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人间谁舞,扫地《八风曲》——《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八风,谓八方之风也。)  
       《新唐书·祝钦明传》:祝钦明字文思,京兆始平人。……擢明经,为东台典仪。永淳、天授间又中英才杰出,业奥六经等科。……初,后属婚,上食禁中,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这句是反用其意。但是,可能也有文友相谑之意。或许郑元英体型偏胖,以此打趣,并无恶意。
         三、玉楼春
       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
      悠悠莫向文山去,要把襟裾牛马汝。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
      平生插架昌黎句,不似拾柴东野苦。侵天且拟凤凰巢,扫地从他鸜鹆舞。

      文山——《大明一统名胜志·福州·侯官县》名胜:稍南为文山,宋隐士郑育居之,太守黄裳数造访焉,因砌石为路,榜曰文山。文山有小浦缭绕而纳潮汐,江口万安桥跨之。
        按:黄裳于北宋末守福州,则元英必即是郑育的后人也
      要把襟裾牛马汝——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书带草——《三齐记略》:郑康成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山下草如薤,叶长尺余,人号康成书带草。
      雀罗门——《史记·汲黯郑当时传》: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汲、郑亦云,悲夫!(门可罗雀,典故即出于此。)
        平生插架昌黎句——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籖,新若未触手。
      不似拾柴东野苦——孟郊《喜卢仝书船归洛》诗:我愿拾遗柴,巢经于空虚。郑元英的藏书楼起名为“巢经楼”,即为此处出处。
        凤凰巢——韩愈《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上有凤凰巢,凤凰乳且栖。     
        扫地——《新唐书·祝钦明传》:祝钦明字文思,京兆始平人。……擢明经,为东台典仪。永淳、天授间又中英才杰出,业奥六经等科。……初,后属婚,上食禁中,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鸜鹆舞——《晋书·谢尚传》:司徒王导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鸜鹆舞,一坐倾想,宁有此理不?”尚曰:“佳。”便著衣帻而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