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作中,罕有将“彝”字作为韵字使用的词篇。因为“彝”字虽然是上平四支韵目中的韵字,但是因为“彝”这个字的字义较为生僻,较少有文人把这个字写进词中。
淳熙八年春,宋代著名文人洪适填了两首《满庭芳》,词中用了“彝”这个韵字。辛稼轩依照洪适的词韵,和了三首词作,也都用了“彝”字为韵字。
下面将洪适的原作与辛弃疾的和作一并列出,以便解读。
一、洪适原作的两首《满庭芳》
滿庭芳
再贈葉憲
同病相憐,凍吟誰伴,溫懷舉案齊眉。槐安夢境,一笑自來稀。未到斜川見雪,春欲半、尚壓銅池。今思古,拊盆擊築,蠆鼎閑夔彜。
何時天意解,並遊花塢,旋掃蛛絲。對壺中閑日,冗牘休治。四坐同盟情話,飛玉塵、萬事多知。杯盤省,淺斟隨意,真率視前碑。
滿庭芳
答景盧遣懷
蝴蝶夢魂,芭蕉身世,幾人得到龐眉。十分如意,天賦古今稀。晝日猥叨三接,摩鵬翼、曾化鯤池。槐陰下,深慚房魏,那敢作封彜。
雁行爭接翅,北門炬燭,西掖綸絲。幸歸來半世,園路先治。漁唱樵歌不到,鶯燕語、何畏人知。編花史,修篁千畝,封植具穹碑。
二、辛弃疾和韵而作的三首《满庭芳》
滿庭芳
和洪丞相景伯韻
傾國無媒,入宮見妒,古來顰損蛾眉。看公如月,光彩眾星稀。袖手高山流水,聽群蛙、鼓吹荒池。文章手,直須補袞,藻火粲宗彜。
癡兒公事了,吳蠶纏繞,自吐余絲。幸一枝粗穩,三徑新治。且約湖邊風月,功名事、欲使誰知。都休問,英雄千古,荒草沒殘碑。
又
和洪丞相景伯韵,呈景卢内翰
急管哀弦,長歌慢舞,連娟十樣宮眉。不堪紅紫,風雨曉來稀。惟有楊花飛絮,依舊是、萍滿芳池。酴醿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銅彜。
誰將春色去,鸞膠難覓,弦斷朱絲。恨牡丹多病,也費醫治。夢裏尋春不見,空腸斷、怎得春知。休惆悵,一觴一詠,須刻右軍碑。
又
游豫章东湖再用韵
柳外尋春,花邊得句,怪公喜氣軒眉。陽春白雪,清唱古今稀。曾是金鑾舊客,記鳳凰、獨繞天池。揮毫罷,天顏有喜,催賜尚方彜。
只今江海上,鈞天夢覺,清淚如絲。算除非,痛把酒療花治。明日五湖佳興,扁舟去、一笑誰知。溪堂好,且拼一醉,倚杖讀韓碑。
要解读辛稼轩的这三首《满庭芳》词篇,就应知道创作的背景。
淳熙八年春,洪适填了两首《满庭芳》,在文坛盛传一时。
当年在江西任职的辛稼轩读了洪适的词篇,便依照词韵,填了三首和韵之作。这就是稼轩词中,这三首《满庭芳》词篇的由来。
洪适(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弟洪遵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官至右丞相。后来被人弹劾,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乞休归乡,著述吟咏自娱。
洪适的“适”字,在其姓名里不念shi,而念kuo(去声)。就如,南宫适的适,也要念kuo。这是古代的两个著名人物,名字都有特定的读音,不能与高适的“适”字混读。
洪适是宋代创作诗词数量较多的著名文人,而他的弟弟洪尊和洪迈也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弟兄三人名满天下,人称“三洪”。
洪迈(1123年-1202年),字景庐,号容斋,又号野处。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知晓了洪氏兄弟的简历与字,才能知道辛弃疾的词在序里写的“洪丞相景伯”和“景卢内翰”都是何人,也就易于理解这三首稼轩词的词意。
彝字常指宗庙祭祀的青铜礼器,后来也可指盛酒的酒具。
“藻火灿宗彝”,这句词句的词意是:绣画水藻、火焰、宗彝于衮服之上,使衮服显得更加绚烂光彩。这是一个比喻,借此赞誉曾经入朝为相的洪适有辅君治国之才。这个典故出自《尚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宗彝是指宗庙祭祀用的礼品,在这篇词里代指祀器上的兽形纹饰。
“酴醿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銅彜。”这里的古铜彝,是指古代制成的青铜彝,只有高官显贵家里才有这样的名贵器物,如今用来插花。
“揮毫罷,天顏有喜,催賜尚方彜。”这是指洪适当年曾经被天子赐予尚方彝,也是地位显赫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