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女采薇,鹿何祐?
北至回水,萃何喜?
《天问》中的这几句诗句,写的是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齐在首阳山绝食而亡的事迹,这是众所公认的。
但是,对“萃何喜”这句诗句的诗意,从古至今在解读上分歧尚大。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这几句诗句的注解为:有个女子在山上采薇,被意外获得的鹿所惊吓,然后又感到莫名的惊喜。这种解释完全罔顾诗意的意蕴,纯粹是望文生义的曲解。
朱熹在《楚辞集注》中态度诚恳地承认,不详这段诗句的诗意究竟是什么。
当代的学者在注解中,基本上认同这段诗句的诗意,写的是伯夷叔齐的事迹。有的注解把这里的“萃”,解释为“至、留”的词义,而把“喜”字解释为“喜悦”的词义。于是,这段诗句的诗意就是:
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不食周黍,采薇而食。一位女子尖刻地指出,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那么这些薇菜也是周朝的草木啊。伯夷叔齐听了震惊不已,连薇菜也不吃了。传说有白鹿出现,给他们哺乳充饥。诗里问的是,伯夷叔齐受到女子所言薇菜也是周的草木的震惊而无食可吃,白鹿又是如何护祐他们为其哺乳?伯夷叔齐北上处于河曲的首阳山永久隐居,为什么自己还感到欣然?
不过,这样的解读也还是难以让人接受,因为如果“喜”字表达的是“喜悦、欣然”的词义,对伯夷叔齐明确反对周朝克商以臣弑君因而隐于首阳山中的穷绝境遇而言,似乎差距太大了。
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对“萃何喜”诗句的解释呢?
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的“喜”字,不是表示心境的喜悦的词义,而是通的“饎”字。如此,则这段诗句的诗意就别有解读了。
读过《诗经》的人,对“饎”字并不陌生。
小雅里有这样的诗句:吉蠲為饎,是用孝享。
大雅里有这样的诗句:泂酌彼行潦,挹彼註滋,可以餴饎。
这两处出现的“饎”字,指的是古人祭祀时的酒食。
而在《康熙字典》对“饎”字的注释中,写道:
又【玉篇】黍稷也。
可以得知,“饎”字在上古时代不仅指酒食,还可以泛指粮食或者食物。
我们认为,“萃”字在上古时代还有“憔悴”的词义,未必在此就只有“止、留”的词义。
因此,“萃何喜”的诗意似也可以解读为:憔悴不堪以何果腹。
伯夷叔齐听了女子所说的连薇菜都是周朝的草木与周粟属于同样的食物的话语震惊不已,于是连野菜也不吃了。诗里问道:
伯夷叔齐北上处于河曲的首阳山中隐居,他们憔悴不堪,又以什么样的食物充饥呢?
其实这句诗句是明知故问,表述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黍宁愿饿死的性格和意志。古代对伯夷叔齐事迹的评价甚高,认定是志向坚定宁死亦为的大丈夫,所以对其赞颂的诗歌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