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閔在家,父何以鰥?
堯不姚告,二女何親?
这四句诗句,是《天问》诗意注解中分歧较大的诗句之一。
这四句诗句诗意解读的焦点在前两句,而又集中在“闵”与“父”这两个字的词义上。
对这四句诗句的诗意,解读的不同看法有:
舜在家已有妻室,为何还称他为鳏夫?
舜如此忧念家,为什么自己却没有家室?
舜的母亲明明在家,为何说他父亲是鳏夫?
舜在家里非常仁孝,父亲为何让他独身?
舜对成家十分忧愁,父亲为何让他独身?
……
可以看出,其中只有一家的注解观点是把“闵”字解读为通母亲的“母”字,因此提出问的是舜的母亲还活着,为什么说他的父亲是鳏夫。
其他的解读观点,有的把“闵”字解读为“忧愁”,有的解读为“仁孝”,有的解读为“忧念”。
而对“父何以鰥”中的“父”字,有的学者认为是“夫”字的误写,应该是句首助词下接疑问词的词义。但是这样解读,这句诗句的诗意就全变了。因此也有解读者不同意“父”字为“夫”字的误写的观点,认为这里就是指的舜的父亲。
我们结合《诗经》楚辞当中“闵”字通常的用法,将这里的“闵”字理解为“怜恤、忧念”的词义。
我们认为,这四句诗句的大致诗意是:
既然舜对自己的家庭如此怜念,
他的父亲为何还不为他成家?
尧不告知舜的父母,
怎么会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
这就参考了诸家的解读观点,然后结合文意,给出了自己的解读看法。
我们不同意“父”字应为“夫”字的观点,认为说的就是舜的父亲。
而把“闵”字解读为“怜念”,也不认同“闵”字通“母”字的解读观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