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问》当中“妖夫曳衒”的“妖夫”指的是谁

(2021-08-27 06:18:23)
分类: 楚辞赏析
                   《天问》当中“妖夫曳衒”的“妖夫”指的是谁

      《天问》中的诗句“妖夫曳衒,何号于市?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曾经让初读《天问》的读者百思不解。
       究竟这几句诗句的诗意是什么?
       这里写的“妖夫”是指的谁?他们为什么被称为“妖夫”?这段诗句前面的两句诗句,与后面的两句诗句,在诗意理解上又有什么联系呢?
       读读王逸、洪兴祖的注解,对这几句诗句的诗意可以有所领悟。
       再读《史记·周本纪》,则这段诗句的诗意就基本明晰了。            
       根据史籍记载,在周宣王的时代,当时都城的市场上有一些商贩贩卖用桑木制成的弓和箕草编制的箭袋。而当时的一首女童传唱的童谣,认定这两种货物有亡国之患。
       宫中闻讯大怒,下令禁止贩卖这两种不祥之物,并且要捉拿贩卖这些货物的商贩。于是,那些贩卖这两种不祥之物的人,就被视为了“妖夫”。
       《天问》的诗句“妖夫曳衒,何号于市?”的诗意是:
       那些在市场上拖曳货物高声叫卖的妖夫,
       他们究竟贩卖的是什么货物?       
            《史记·周本纪》记载了这段历史事迹,但是将传说与真实的历史混在一起,写得亦真亦幻。
       因为听闻要缉拿贩卖不祥之物的商贩,有对商贩夫妻连忙逃亡。而在他们逃亡的途中,出于怜悯之心,抱走了一个被遗弃在路旁的啼哭不止的女婴。后来,这对商贩夫妻带着女婴逃到了褒地安顿了下来。这个女婴长大后美貌异常,被进献到了宫中,从而导致了人们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的出现。
      《天问》这段诗句一共四句诗句的诗意,是有密切的联系的。
       没有前面两句诗句写的事实,就没有后面两个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因此,理解《天问》这一段诗句的诗意,要把前面两句与后面两句的诗句联系起来一并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