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问》中的“汤谋易旅”与“覆舟斟寻”应当写的是成汤伐夏

(2021-07-18 14:43:39)
标签:

天问

分类: 楚辞赏析
                         《天问》中的“汤谋易旅”与“覆舟斟寻”应当写的是成汤伐夏

       湯謀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湯何殛焉?   
      《天问》中的这些诗句,千年以来在诗意解读中有着诸多的分歧。
       令人惊愕不已的是,许多解读者包括古今一些著名的学者,居然在解读中认为“汤”字有误。他们认为,这里的“汤”字,应该是指的少康,或者是指的寒浞之子浇。而“覆舟斟寻”里的“斟寻”,是指夏朝支持相的诸侯小国斟寻。因此,这些解读者或者将这些诗句解读为少康中兴的史实,或者解读为浇征伐斟寻的史实。
      再如,有的解读者将《天问》里的这些诗句,解读为浇与斟寻在史上发生了首次大型的水战,结果是斟寻失利,战船全部倾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中国军事史上将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载这场发生在几千年前的大型水上战役。但却没有古籍史料佐证这样的解读观点。如果仔细读读原作的句子,让人感觉这样的解读或许是没有细审诗篇的原意,有望文生义之嫌。
       那么,如何理解这些诗句究竟是写的谁,又是写的他的什么事迹呢?
       我们反复细读原诗,结合上下段落的诗句揣摩其诗意,并且查找了一些资料,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这里所写的“汤”是指成汤,而不是指少康或者浇。
        先看《天问》这一段诗句的前后段落:
          惟澆在戶,何求於嫂?
        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
        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
        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湯謀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湯何殛焉?
        舜閔在家,父何以鰥?
        堯不姚告,二女何親?
        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
        惟澆在戶,何求於嫂?
        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
        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
        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这些诗句写的是少康与浇的史实。
        舜閔在家,父何以鰥?
        堯不姚告,二女何親?
         这些诗句写的是舜与尧的史实。
         湯謀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湯何殛焉?
         而这些诗句,写的则是成汤与桀也包括妺嬉的史实。
       第二、诗句所写的“斟寻”,不是指的诸侯小国斟寻的国名,而是指桀所在的夏朝国都斟鄩。
        “斟寻”与“斟鄩”的区别,是解读这段诗句诗意的关键。
        斟寻是夏朝一个支持相的诸侯小国,包括还有一个也支持相的小国斟灌,合称“二斟”。多半的学人都认为,“二斟”似应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因为夏朝的君主相居住在二斟,寒浞派了浇率军攻灭了斟寻和斟灌。其中的战事可能有的发生在河中,因此有水战的解读,也被解读者认为是“覆舟”的证据。
        而对“斟鄩”的解读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就是位于山东境内的小国斟寻,还有的则认为是夏朝的国都,位于今天河南的境内。
        如果屈原的《天问》没有出现讹误,原作的确是写的成汤,而不是少康或者浇,那么这里的斟寻,就应该指的是夏朝的国都斟鄩,而不是诸侯小国斟寻。
        所以这几句诗句的诗意,如果译成白话文,大致是:
         成汤谋划征伐大业,他是如何增厚的军力?
        他率大军攻占了夏都斟鄩,是用的什么策略?
        桀在征伐蒙山小国的时候,得到了什么?
        妹嬉已经被桀所弃,成汤伐夏后还会对她再加惩罚吗?
       “覆舟”的词义,可以理解为水战中的战船倾覆,也可以理解为把对手彻底击败。我们以为,在几千年前的北方出现大型水战的概率不高,因此不必固执地解读为水战,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全面取胜。
     后面这两句诗句,涉及一些桀与妹嬉的史实。
       本来桀是极端宠爱妃子妹嬉的。但是,在夏朝军队征讨诸侯小国岷山(蒙山)的时候,该国为了表示臣服和示好,向夏朝进献了一对美女姊妹,一个叫琬,一个叫琰。桀得到这两个美女,喜新忘旧,就把妹嬉弃之于洛。
       有的解读者以为,“妺嬉何肆,湯何殛焉”的诗意,表述的是妹嬉已经是被桀冷落的妃子了,汤在灭夏之后为何还要对她实施惩罚呢?“何肆”的“肆”,表示的是“责罚”的词义,指的是妹嬉被桀打入冷宫,弃之于洛。
       我们以为,妹嬉是史上著名的惑主乱邦人物,声名的确不佳。即便她被打入冷宫,她之前犯下的罪恶也未减轻。但是,毕竟成汤伐夏的时候,妹嬉已经被弃。有的学者认为,“何肆”实际上是“不肆”。就是说,恶人妹嬉已经受到了责罚。因此成汤伐夏成功后,大抵也不会再对她有更大的惩罚。
       我们对《天问》的这些诗句做出的解读,可能与大多数的解读观点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坚持认为解读《天问》当中某些段落的诗句要顾及全篇,注意上下诗句诗意的连贯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