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离骚》,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其中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据文豪的一位好友回忆,他曾询问文豪最喜欢《离骚》中的哪一句诗句,文豪的回答是:“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紲馬。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1933年的夏天,沪上左翼文坛流传着一条消息,称一位被反动政府拘押的进步女作家不幸遇害。在那个夜黑如磐的恐怖年代,的确有一些左翼作家牺牲在黑暗势力的屠刀之下。为此文豪写过“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著名诗篇,表达了强烈的激愤心绪。当他听到那位左翼女作家遇害的传言后,无处证实,于是挥笔再次写下祭悼诗篇:
如磐夜氣壓重樓,剪柳春風道九秋。
瑤瑟凝塵清怨絕,可憐無女耀高丘。
这首诗歌的最后一句诗句,就是化用的《离骚》中的诗句,借以表达对左翼作家的缅怀和追思。
后来的事实证实,那位女作家并未被害,被营救后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去了延安,从而导致了一篇著名词作《临江仙》的填成。
但是,文豪悼念那位左翼女作家的诗篇并未因此黯然失色,就诗的意境和用典而言,仍然是一首意蕴颇佳的名作。
在《离骚》中,诗人因为高台无女伤悲涕下。诗意暗喻着贤德之士未能施展抱负,而那些奸佞小人却在朝中屡进谗言。国君不辨忠奸听信谗言,使得忠良被贬,国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为此,诗人的忧愤心情在诗中充分展示出来,用艺术的隐喻抒发了感情的宣泄。
文豪的悼念诗篇借用《离骚》的诗意,将这个高台之女的典故赋予新的内涵,表达了对左翼女作家文学才华的肯定与不幸被害的痛惜。尽管后来证明被害是一个传言而非事实,但是文豪的情感却通过诗篇有了充分的抒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