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穆清廟
肅雍顯相
濟濟多士
秉文之德
對越在天
駿奔走在廟
不顯不承
無射於人斯
《周颂·清庙》当中的诗句“无射于人斯”,其中有一个“射”字。
在通常的诗意解读中,多半是把这个“射”字理解为“ 斁”的借用字。而对“
斁”字词义的理解,则是“厌弃”。如此一来,这句诗句的诗意就成了“不被后人所厌弃”。
其实,仔细斟酌一下《清庙》原作的诗意,就会对这种释义有所质疑。
“斁”字在《诗经》当中多次出现,是一个频次较高的用字。《诗经》当中的用字应该只有一种读音,否则就犯了不懂上古音韵的“叶音说”的错误。但是,《诗经》当中的用字往往又不止一种词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有不同的词义,需要具体词义具体分析解读。
首先,我们赞同将“无射于人斯”这句诗句中的“射”字理解为“斁”的借用字。
其次,我们认为“斁”字在这里不是“厌弃”的词义,而是“终结、穷尽”的词义。换言之,就是“斁”字为“终”字的词义。
《广雅》对“终”字的一种释义,就是“極也,窮也”。
按照这样的词义解读,《清庙》中“无射于人斯”这句诗句的诗意,就不是“不被人们所厌弃”,而是周朝祖先功德的“不显不承”(彰显荣耀与美好盛大),“将会无穷无尽地被后人所颂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