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疊。懷柔百神,及河喬嶽,允王維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載戢幹戈,載橐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
《周颂·时迈》是被语言学家认定的《诗经》7篇“无韵”诗篇之一。
我们在重读《诗经》的过程中,写过一篇分析《时迈》用韵的博文,认为这篇诗歌实际上是有韵的。
在按照上古时代的音韵读完了《诗经》所有的诗篇后,我们对《诗经》作品的用韵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更加坚定了《诗经》所有的诗篇都是有韵的看法。为此,我们逐一复审了写过的关于《诗经》诗歌用韵分析的博文,根据最新的认识将之前写的博文做出必要的修改。
下面,我们根据最新的认识,对《周颂·时迈》的用韵情况做出新的解读,部分修改了原先的看法。
《周颂·时迈》全篇共有15句诗句。
这篇诗歌不是按照偶数句划分的长句子,而是按照奇数句划分的长句子。因此,这让语言学家在《时迈》韵读分析时陷入了思维定势的窠臼,没有看出来这是非常明显的每三句诗句组成一个长句子(意群),而按照这个三句诗句为一个长句子的句子结构来分析全篇的用韵,韵读的解读就是并不过于困难的。
一、時邁其邦
昊天其子之(之部)
實右序有周(幽部)
【韵读解析】之幽合韵。
二、薄言震之(文部)
莫不震疊
懷柔百神(真部)
【韵读解析】真文合韵。
三、及河喬嶽
允王維后(侯部)
明昭有周(幽部)
【韵读解析】幽侯合韵。
四、式序在位
載戢幹戈(歌部)
載橐弓矢(脂部)
【韵读解析】脂歌合韵。
五、我求懿德
肆於時夏(鱼部)
允王保之(幽部)
【韵读解析】
这个长句子的韵读解析复杂一些。
我们来看《周颂·我将》的末尾长句子:
我其夙夜(一说为鱼部,一说为铎部)
畏天之威
于时保之(幽部)
把《我将》与《时迈》的这两个长句子的用韵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其中都有鱼部和幽部的韵字。
在王力先生《诗经韵读》一书中,鱼部和幽部并不构成鱼幽合韵的语音关系。
但是,幽部和鱼部在上古语音的阴声类中,又是最多与其他阴声类的韵部构成合韵关系的韵部。
之幽合韵
幽宵合韵
幽侯合韵
之鱼合韵
我们大胆推论一下,既然之鱼可以合韵,而之幽也可以合韵,那么鱼幽是否也有一定的同为阴声类韵部的语音联系呢?
在《诗经》的一篇诗歌中出现鱼幽合韵,或许被认为是孤证,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我将》和《时迈》这两篇周颂的诗歌当中,都出现了鱼幽或许存在合韵的语音联系的实际例子,这就值得斟酌了。
就以《时迈》为例,在五个长句子当中,有三个长句子的末句尾字为幽部的韵字,这恐怕不是偶然的,而是这篇诗歌用韵的一个规则性的表现。而且,如果鱼幽合韵能够认定,那么这篇诗歌的五个长句子,全部都是用的合韵的谐韵关系。
退一万步说,即便鱼幽合韵不成立,那么还可以将最后一段诗句的用韵分析改为之职通韵:
我求懿德(职部)
肆於時夏
允王保之(之部)
【韵读解析】之职通韵。
从《时迈》的全篇看,这篇诗歌依然是可以认定为“有韵”的。
目前我们认为,应该探讨一下,鱼幽合韵是否在《诗经》的诗歌中存在,鱼部和幽部是否有上古语音的一定谐韵关系。
我们在此举一个例子。
《诗经韵读》一书中,并没有提出东部和阳部可以有东阳合韵的语音关系。
但是,在《周颂·烈文》这篇诗歌的韵读分析中,却注明有“(东阳合韵)”的文字。这就证明东阳是有合韵的语音关系的。
同样的逻辑,我们提出鱼幽合韵,也应该是合理的,而且有实际的诗句例证为依据。
我们以为,在上古时代的诗歌中,有的诗篇的用韵是按照当时语音的大的声类押韵的。这些押韵的语音关系,目前还没能完全按照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予以阐释,但是不等于当时用的不同韵部的韵字押韵就不被视为谐韵关系,进而得出“无韵”的结论。
对《诗经》诗歌用韵的研究,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的课题,值得学者继续深入探究。
但是,如果最后证明了《诗经》的诗歌都是用韵的,而且其用韵还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那么我们对上古诗歌音韵的看法就会有所改变,将祖先创制的上古时代诗歌音韵体系视为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并且为此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