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內,弗灑弗埽。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唐风·山有枢》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見君子,並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楊。既見君子,並坐鼓簧。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秦风·车邻》
国风当中有两首诗歌《山有枢》和《车邻》,从诗意和诗句使用的比较看都有相似之处。
过去对这两首诗歌的诗意解读,侧重于下级官吏阿谀奉承上级官吏,或者是臣子晋见国君。
现在的诗意解读看法,倾向于这是贵族阶层的应酬交往与朋友劝喻。诗意强调的则是人生苦短,无论有多少财富,都是最终离世带不走的,不如及时行乐,快活一天算一天。
两首诗歌的起兴,都用了山上高处与山下低洼之处的树木的意象,漆与栗则出现在了两首诗歌当中。
从诗意的解析看,诗中写的人物地位应当相似,不像是下级官吏对上级官吏说话的口吻,更不可能是臣子对国君的劝喻。而且,臣子见了国君,也不会并坐演奏乐器,君臣地位尊卑的差距不至于拉近到这种密切的程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