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借用了《诗经》哪一篇诗歌的诗句

(2021-03-24 08:23:36)
标签:

中谷有蓷

分类: 诗经赏析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几年,我们在特殊的时期上的中学。当时古代的诗词在语文课里是没有讲述的,但是当代的红色诗词依然可以讲述。于是,我们把伟人的诗词倒背如流,但是对有些诗词与诗句的诗意却并无深刻的理解。
        例如,描写红军胜利粉碎敌军第二次对中央苏区实施围剿的著名词篇《渔家傲》中,有这样的词句
       七百里驅十五日
       贛水蒼茫閩山碧
       橫掃千軍如卷席
       有人泣
       為營步步嗟何及
      前面的三句词句,大家都很熟悉,在词意理解上没有大的难度。
      但是后面的两句词句,却并非大家都很熟悉,在词意的解读上也是众说不一。
      当时给我们上语文课的语文老师也戴着大眼镜,但是却并没有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而是讲解着当时唯一可以讲述内容的红色诗文。而且,如果有学生对讲述的内容发问,也不会像三味书屋的老先生那样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于是,我们这些学生也会提出一些自己不解的问题,希望老师予以解答。当时我们就曾提出,白军将领为什么在指挥进剿苏区的作战中打了大败仗就哭泣?记得当时也没有详细分析,只说那是因为无奈的原因。而在当时我们这些中学生对词林正韵还是闻所未闻,根本不知道填词需要如何使用旧韵的韵字。
      过了近十年我们重新回到校园,再次成为课堂上的学生的时候,自己从《诗经》的诗句中找到了解读当年疑问的答案。
       中谷有蓷
      暵其濕矣
      有女仳離
      啜其泣矣
      啜其泣矣
      何嗟及矣
      在大学的课堂上读到《中谷有蓷》这篇诗歌的结尾,会心地笑了。就此我们终于得知了“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这两句著名的词句,是从哪篇古典诗歌当中借用的诗句,其词意又是何等的蕴含嘲讽之意。把自命不凡亲自出马指挥大军进剿苏区却打了大败仗的将领,比喻成为自怨自艾啜泣不停的怨妇,真是神来之笔也!当然,这是对《中谷有蓷》诗意的借用,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妙处。原作是对遇人不淑的女性表示的怜悯同情,因此描写了她的悲伤哭泣。而那个制定了步步为营进剿战略的将军,却是自负无能的败军之将,指挥着在军力和武器装备上占尽优势的大军,却被红军牵着鼻子走,最后在关键的战役中惨败溃逃。把这样的将领描写成面对失败啜泣自怨的形象,讽刺的意味到了极致,从而彰显了英勇的红军成功地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取得反围剿重大胜利的豪迈之情。
      当然,上古时代的诗歌和使用中古诗歌音韵创作的词作,在用韵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泣”和“及”字,在上古诗韵中归属缉部的韵部。
                  中谷有蓷
      暵其(缉部)
      有女仳離
      啜其(缉部)
      啜其
      何嗟(缉部)【上古诗韵缉部】

      在中古时代的诗词音韵中,泣和及,依然是缉部的韵字。

       七百里驅十五日(四质)
      贛水蒼茫閩山碧(十一陌)
      橫掃千軍如卷席(十一陌)
      有人泣(十四缉)
      為營步步嗟何及(十四缉)【词林正韵十七部】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入声韵的上古音与中古音,有延续的历史过程。这对研究不同时期的诗歌音韵,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