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元部】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之部】
《氓》的结尾的两句诗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用的之部的韵部。
那么怎样理解“亦已焉哉”中的哪一个字,才是之部的韵脚字呢?
我们知道,《诗经》中的语气词,一般是不作为韵脚字来用的。因此,虽然“哉”字处于句尾的位置,但是“哉”字与前面的“焉”字一样,都是语气词。就是两个语气词连用,有加强感叹程度的意味。所以,这两个语气词,都不是这一句诗句的韵脚字。再加上参照这一句诗句的诗意解读,就只能是“已”字做韵脚字了。而“已”字也是之部的韵字,与前面一句的句尾韵脚字“思”属于同一个韵部,彼此是完全谐韵的。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文部)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歌部)
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謫我。(锡部)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歌部)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文微通韵)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歌部)
在《北门》中,也出现了诗句“已焉哉”,诗意与《氓》中的“已焉哉”是相同的。
但是,《北门》中的“已焉哉”这一句诗句,没有出现押韵的韵脚字,有些类似现代的插入语表示感叹。所以,这里的“已”字没有与同一段落诗句的韵脚字“为”和“何”字谐韵,也就没有用韵解读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