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雝雝,(东部)
至止肃肃。(觉部)
相维辟公,(东部)
天子穆穆。(觉部)【东部与觉部交叉用韵】
于荐广牡,(幽部)
相予肆祀。(之部)
假哉皇考,(幽部)
绥予孝子。(之部)【幽部与之部交叉用韵】
宣哲维人,(真部)
文武维后。(侯部)
燕及皇天,(真部)
克昌厥后。(侯部)【真部与侯部交叉用韵】
绥我眉寿,(幽部)
介以繁祉。(之部)
既右烈考,(幽部)
亦右文母。(之部)【幽部与之部交叉用韵】
把《周颂·雝》的诗句按照上古诗韵标注出句尾字的韵部,可以看出是相当严整的交韵用韵方式。
王力先生的《诗经韵读》一书中写道:交韵是《诗经》用韵的另一特点。所谓交韵,就是两韵交叉进行,单句与单句押韵,双句和双句押韵。
交韵有三种形式,纯交韵、复交韵、不完全交韵。
《周颂·雝》的用韵方式,属于纯交韵的形式,就是严格的奇数句与偶数句交叉用韵。
在《诗经》的作品中,周颂的部分是创作时间最早的诗篇,往往在用韵上不如后来创作的诗篇那么严谨完美。但是,《雝》的用韵堪称相当对称规范,无法苛求其用韵的不够完美。
值得注意的是,《雝》的段落划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四句为一个段落,另一种是八句为一个段落。
王力先生在《诗经韵读》中,是把《雝》分为两个大的段落,也就是每八句为一个段落。
王力先生的这种分段形式,既考虑到了《雝》的诗意内容,也考虑到了《雝》的用韵情况。
按照八句一段来划分段落,在用韵上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就是每个段落的后面四句,都是幽部和之部交叉用韵,而幽部和之部同属阴声韵,本身又存在允许合韵的语音关系。
这样一来,《雝》的用韵就更加富于音韵的对称美感,显示出了先秦时代的文人相当高的诗歌创作智慧,让后人为之惊叹不已。在离现在如此久远的历史年代里,诗歌的用韵就达到如此繁复的精美程度,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惊讶和赞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