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借硯村廬
借硯村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97
  • 关注人气: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颂·载见》的韵读分析

(2020-10-12 09:43:58)
标签:

载见

分类: 诗经赏析
          載見辟王,
       曰求厥章。

       龍旗陽陽,
       和鈴央央。
       鞗革有鸧,
       休有烈光。

       率見昭考,
       以孝以享。
       以介眉壽,
       永言保之。

       思皇多祜,
       烈文辟公。
       綏以多福,
       俾緝熙於純嘏。

     《周颂·载见》按照诗意,可以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为两句:
      載見辟(阳部)
      曰求厥(阳部)
      这段写的是诸侯入朝进见天子,以获得朝廷颁发的典章制度。全段用的阳部的韵字王、章。
      第二段为四句:
       龍旗陽
       和鈴央
       鞗革有
       休有烈
      这段写的是入朝的诸侯乘坐的马车的装饰与行进中的旗舞铃响状态。全段句句用韵,都是阳部的韵字,包括阳、央、鸧、光。
      第三段为四句:
      率見昭, (幽部)
      以孝以(阳部)
      以介眉(幽部)
      永言之。(幽部)
      这段写的是周成王率领入朝的诸侯到宗庙祭祀。
      这段的第二句句尾的“享”字,还是阳部的韵字。但是,按照诗意的意群来断句,这两句却不应当是上一段的延续,而是下一段的开始。因此,不宜将第二段句尾的“享”字视为段落的韵字。
     那么怎么看待这一段的用韵呢?
     这一段的用韵,全段是用的幽部的韵。包括第一句句尾的“考”字和第四句句尾的“保”字,都是幽部的韵字。
     按照王力先生《诗经韵读》一书的论述,如果是抱韵,那么第一句虽然和第四句的用韵相协,第二句和第三句的用韵也应相协。
     而这一段的用韵,第二句的享和第三句的寿,分别属于阳部和幽部,不能直接通韵。
     但是,《载见》是周颂中的一篇诗歌,而周颂是《诗经》中创作时间最早的诗作,当时的诗歌音韵规则还不是很严谨和规范。所以,我们推测这一段的押韵是不够完美的抱韵,就是第一句和第四句的句尾字能够相协,但是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句尾字不能相协。这种押韵的方式,在颂的部分诗歌中时有所见,大抵为《诗经》中早期创作的诗作的一种押韵方式。
      第四段为四句:
       思皇多,    (鱼部)
       烈文辟。    (东部)
       綏以多,    (职部)
       俾緝熙於純(鱼部)
      这段写的是对入朝祭祀周朝宗庙的诸侯的祝颂。
      与第三段的押韵方式一样,第四段的押韵方式也是不完美的抱韵,就是第一句与第四句相协,但是第二句与第三句声韵不够谐和。
      总体来看,《载见》的用韵还是朝着严密规则的方向发展的。在后来创作的《诗经》的诗篇中,抱韵就相对比较完美和严整,注意了首句和末句之间的各个句子句尾字的声韵谐和。
      由此也能看出,《诗经》作品的用韵不是自始至终都一样的。早期的诗作在用韵方面欠于工整规范,但是逐渐完善,渐臻于美。我们在分析《诗经》作品的用韵时,要把创作的时间早晚作为一个考量的因素。对早期创作的颂和大雅中的一些诗篇,在谐韵方面相对要看得宽松一些,甚至有的诗句能按阴声、入声、阳声大类合韵或者在音韵上不够严谨的通韵,也可视为基本上是押韵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