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中写的马、马具与马车及其装饰

(2020-09-06 19:01:04)
标签:

诗经

分类: 诗经赏析
《诗经》中写的马、马具与马车及其装饰

《诗经》中写的马、马具与马车及其装饰
         在几千年前,古代的先民就开始驯服和饲养了马这种奔跑速度较快的动物。后来,除了骑马以外,人们制作了马拉的车辆,用作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
     翻开《诗经》的诗篇,描写马、马具、马车及其装饰的诗句为数可观。
     仅仅是以毛色不同而命名的马的不同汉字之多,就让今天的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这足以证明,在上古的时代先民对马的观察和分辨,已经到了让人惊讶的程度。
    《诗经》中对马和马车的描述,让后人知道了上古时代人们如何饲养马匹,如何制造和装饰马车,如何驾驭马匹拉车,如何使用马车运载人员、物品和当做兵车用于战事。甚至在马车的马具和车具的设计与使用方面,先民都表现出高度的智慧和技巧,使得千年之后的我们这些后人都觉得足堪骄傲。
     按照《诗经》作品的编排顺序,最早写到马的诗篇是《周南·卷耳》。人们非常熟悉的这首诗歌当中,几次写到远行的人带着仆人骑着马,艰难地行走在坎坷险峻的路上。
     而最早写到马车的诗篇,是《召南·何彼襛矣》,诗中写到了贵族婚嫁使用马车迎娶新娘。
     马在《诗经》的时代里作为载人载物的重要工具,当时成为不可缺少的动物。例如,《诗经》中写的最多的家畜家禽动物是马、鸡、羊、牛等,较少写到当代蓄养数量最多的家畜猪。这也证明,在当时猪还不是主要的蓄养家畜,而马在生产、生活和战事中的重要性相当突出。
     为了喂马,当时的人们要去采集青草作为草料。于是,《汉广》里暗中爱恋富家小姐却又地位低微明知无望的男子,在富家小姐要出嫁的时候,心忧不已却也无奈地去了野外割草,给送姑娘出嫁的马匹准备饲料。同样,《绸缪》中的小伙子也是到野外割草打捆,作为喂马的饲料。但是,他却幸运地与心上人趁机在夜里幽会,即便三星在户还是难舍难分。
     马车在上古的时代,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诗经》中写当时的人们骑马出行的诗篇不多。《卷耳》是写主人带着仆人骑马,还是驾车一路远行翻山越岭,至今犹有争议。但是,《叔于田》中写到的男子却真的是骑马技艺相当高超,让爱慕他的女子觉得,自己周围的男子中无人能及。而在《还》中,有两个猎手骑着快马,并驾齐驱地追逐猎物。与写人们骑马出行的诗篇相比,描写当时的人们驾着马车出行的诗篇,却是为数众多。
     在贵族和富庶人家的婚嫁活动中,迎亲送嫁都是离不了马车的。最多的时候,就像《鹊巢》里夸张地形容的,使用上百辆马车用于婚事的迎送。《何彼襛矣》所写的“曷不肃雍,王姬之车”,让人能够想见王室贵胄嫁女的阵仗之大和规格之高。还有《硕人》之中,连王室贵族婚嫁所用的拉车马匹,都用红绸缠绕马嚼作为装饰,显出气派十足。就连已经出嫁到了其他国家的王室之女,也会坐着马车归宁。有时则是因为故国有难,不得不紧急驱车归国谋求相救。许穆夫人写的诗篇,描写了马车在路上载驰的场景。《泉水》中拉着出嫁王室之女归宁的马车,因为远行还要“载脂载辖”,将马车的车轴涂脂保养,作为马车准备远行的必要检查准备。《车辖》描写了富庶家庭的新郎亲自驾车去迎娶新娘。《有女同车》则被一些解读者认为是新郎驾车去女方家里,迎娶美丽的新娘回来成亲,归来途中看到美人如花,心中欢喜,一路畅行。
     马车在当时的时代里,是王室贵族公务活动必备的交通工具。马车的车厢都是用精美的材料华丽地加以装饰,车上插着各种显眼的旗帜,行进途中銮铃声声。各国诸侯入朝都是坐着华贵的马车,而周王室也相应地将豪车赏赐给前来朝拜的诸侯。在《颂》和《雅》的部分中,有多篇诗作写到了豪车,有的形容词句重叠在不同诗篇中出现,可见当时的王室贵胄乘坐的马车有多么的显要。
     当时的官吏办理公务,远行的时候也是驾车而行。《殷其雷》中写的贵族官吏之妻,依依不舍地送走率领车队远行的高官丈夫,车队一直行驶到了南山脚下,车声隆隆还是如雷传回。但是,一般的小吏坐车出去办理公务,只能坐着破旧凋敝的车子,无法与王室贵族的气派豪车相比。为了让马车坚固耐用,人们用檀木制作车轮,于是就有了檀车。《伐檀》的诗句,可作当时人们制作马车的材质的一个参考。后世的人们以为檀香之车的华贵精美,只是附会而已。读读《北山》等诗篇,人们对这些小吏的辛酸有所了解。
     马车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是相当重要的兵器装备。出行前的兵车,先要列队成阵接受王室的检阅,然后浩浩荡荡地奔向前线。《诗经》中关于古代战事使用兵车的记载,相当生动传神,是同时代世界文学史上难有相匹的战争诗篇。
     将军立于马车上观察战况和指挥作战。兵车上还有武士,随时准备放箭杀敌。地上的士卒们,随着兵车向前冲锋跃进。当时的马车作为兵车近于当代的坦克,在机动性、冲击力和杀伤力上都有极大的威力。在寒冷的疆场之夜,兵士们蜷着身体躲在兵车下睡眠,借以减少凛冽的寒意。读读《采薇》、《出车》、《六月》、《东山》等有战事场景叙述的诗篇,读者对古代兵车使用的印象就会相当深刻。 
     马鸣萧萧,兵车粼粼。《诗经》在描写古代战争场景尤其是兵车出战场景的诗篇中,应该是世界文学史上历史最早的诗歌集中难有的艺术华章,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并且对后世的军旅诗篇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了便于分类叙述《诗经》中与马有关的诗句,不再按照作品编排顺序加以述说,而是归类叙述。
       一、按照马的尺寸、高度与拉车位置写到的马
       1、(《定之方中》)
       高七尺的马。
            音來。【玉篇】馬高七尺以上爲騋。【爾雅·釋畜】騋牝驪牡。【詩·鄘風】騋牝三千。【傳】馬七尺以上曰騋。
       2、(《汉广》、《株林》、《白驹》。《角弓》)
      【說文】馬二歲曰駒。【註】六尺以上馬,五尺以上駒。《詩·漢廣》。傳:“五尺以上曰駒。” 《诗·株林》。笺:“六尺以下曰驹。”
      《汉典》所录古籍所载驹的身高,差异较大。
       泛指少壯的馬。
       言秣其駒。——《詩·漢廣》。傳:“五尺以上曰駒。”
       乘我乘駒。——《詩·株林》。箋:“六尺以下曰駒。”
       執騰駒。——《淮南子·時則》。註:“八尺以下曰駒。”       
     看来在《诗经》的诗句中,不仅是指岁数相对较小的马,而且还指个头相对矮一些的马。
    但在《汉广》与《株林》的诗句中写到的驹,却是与马词义相同的词。只是为了押韵的需要,刻意同时在诗句中写了不同的马字和驹字,指的都是拉车的马匹。
            3、《大叔于田》
              四匹马拉的马车,中间驾辕的两匹马。
             【詩·鄭風】兩服上襄。【箋】兩服,中央夾轅者。【疏】馬在內兩服者,馬之上駕也
            4、(《驷驖》)
        车辕两侧的马。
             音參。【玉篇】驂馬。【說文】駕三馬也。又車中兩馬曰服,兩馬驂其外小退曰驂。【詩·秦風】騧驪是驂。
        5、(《清人》)
        音四。【玉篇】四馬一乗也。【詩·鄘風】良馬五之    疏王肅雲: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後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駟。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6、俴駟(《小戎》)
         一车四匹披着薄铜甲的马。
         前上聲,淺也。【詩·秦風】小戎俴收。【註】小戎,兵車也。收,軫也,車前兩端橫木,以收斂所載。軫深四尺四寸,故曰俴。【又】俴駟孔羣。【註】駟馬皆以淺薄之金爲甲,欲馬易旋習也。
        二、按照马的公母写到的马
         1、(《硕人》等)
         公马。
        2、(《定之方中》)
         母马。
      三、按照马的毛色写到的马
        1、(《大叔于田》)
         毛色黑白相杂的马。
        《康熙字典》的释义为:又馬名。與駂同。烏驄也。【詩·鄭風】叔於田,乗乗鴇。【傳】驪馬雜毛曰鴇。古字通
             2、(《载驱》
              黑色的马
           〔【爾雅·釋畜】小領盜驪。【註】周穆王八駿有盜驪。盜驪,竊驪也。竊淺靑色,驪純黑色。〕
       3、(《驖》)
        赤黑色的马。
        音鐵。【玉篇】馬如鐵,赤黑色。【詩·秦風】駟驖孔阜
       4、(《小戎》)
       青黑色并有斑纹的马。
       【說文】馬靑驪,文如博棊也。【詩·秦風】駕我騏馵。【註】騏,文也。【疏】色之靑黑者名爲綦。馬名爲騏,知其色作綦文
            5、(《小戎》)
            音註。【說文】馬後左足白也。【爾雅·䆁畜】左白馵。又膝上皆白惟馵。【詩·秦風】駕我騏馵。
       6、(《小戎》)
            音留。【玉篇】紫騮馬。【說文】赤馬黑毛尾也。【集韻】亦作駵。【字彙補】亦作𩥖
       7、騧 (《小戎》)
             音瓜。【玉篇】黃馬黑喙。【爾雅·釋畜】黑喙騧。【詩·秦風】騧驪是驂。
       8、(《四牡》、《皇皇者华》)
           音洛。【玉篇】白馬黑鬣。【詩·小雅】嘽嘽駱馬              9、(《皇皇者华》)
         浅黑杂白的马。
       10、(《駉》)
         黑身白胯的马。
         音聿。【玉篇】驪馬白跨。【詩·魯頌】有驈有騜
           11、(《駉》)
         音黃。【玉篇】馬黃白。【爾雅·釋畜】黃白騜。【註】黃白相閒色。詩借用皇
            12、(《駉》)
               音錐。【爾雅·釋畜】蒼白雜毛騅。【詩·魯領】有騅有駓。
        “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骑的战马未必是杂毛的马,却因一代名将殒命乌江写下的诗句,让人们记住了“骓”这个字。 
            13、(《駉》)
              【爾雅·䆁畜】黃白雜毛曰駓。【註】今桃花馬。【詩·魯頌】有騅有駓。
       14、(《駉》)
        赤黃色的馬。
       15、(《駉》)
        音駝。【說文】驒騱,野馬也。 又壹曰靑驪白鱗,文如鼉魚。【爾雅·釋畜】靑驪驎驒。【韓詩】【字林】皆曰白馬黑髦。或曰卽連錢驄。【詩·魯頌】有驒有駱。【註】靑驪,鱗色淺深,似魚鱗班駁,今連錢驄。                  
       16、(《駉》)
         馬名。【詩·魯頌】有駵有雒。【傳】黑身白𩯓曰雒。【釋文】雒音洛,本作駱。
       17、(《駉》)
        紅白相雜毛色的馬。
       音遐。【玉篇】赭白色,似鰕魚。【爾雅·釋畜】彤白雜毛騢。【註】卽今赭白馬。彤,赤也。
       18、(《駉》)
       眼眶有白圈的馬。
        馬名。【爾雅·釋畜】二目白,魚。【註】似魚目也。【詩·魯頌】有驔有魚。
       19、(《有駜》)
       青黑色的馬
        音鋗。【爾雅·釋畜】靑驪,駽。【註】今鐵驄。【詩·魯頌】駜彼乗駽。      
    
       四、《诗经》中写到的马具
          1.(《硕人》) 
           马嚼子的装饰。
              音汾。【說文】馬纏鑣扇汗也。【詩·衞風】朱幩鑣鏕。【毛傳】幩,飾也。
               (待续)
            2、(《韩奕》)
            音迢。【玉篇】轡也。【廣韻】革轡。【詩·小雅】鞗革沖沖。【傳】鞗,轡也。【玉篇】亦作鋚。
          3、(《大叔于田》)
             马的缰绳。
          4、厄(轭)(《韩奕》)
                 音厄。【正韻】轅端橫木,駕馬領者。【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衡任。【註】衡任謂兩軛之閒也。【疏】服馬有二,一馬有一軛。軛者,厄馬領不得出也
          5、(《驷驖》)
            马口中所衔铁具露出在外的两头部分,就是马嚼子。人们熟悉的词语中,有分道扬镳。

      五、《诗经》中写到的马车类型、结构与装饰

          (一)、车辆的类型

            元戎(《六月》)
            大型兵车。
           ②、小戎(《小戎》)
            小型兵车。
           ③、路车(骆车)(《采菽》)
            诸侯及贵族高官乘坐的马车。
           ④、檀车(《杕杜》)
             公务劳役用车。檀木坚固,用以制作车轮,可参看《伐檀》的解读。
             ⑤、輶車(《驷驖》)
             轻便的马车。
                     音由。【說文】輕車也。【詩·秦風】輶車鸞鑣

          (二)、马车的结构与装饰

           1、(《小戎》)
            音谷。【說文】輻所湊也。【六書故】輪之正中爲轂,空其中,軸所貫也,輻湊其外。【釋名】轂,埆也。體堅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以利轉也。 又【韻會】暢轂,長轂也。【詩·秦風】文茵暢轂。【註】兵車之轂比大車爲長,故曰暢轂。 
           2、(《泉水》等)
                     插在轴端孔内的车键,使轮不脱落。
           3、(《采芑》)
           音奇。【說文】長轂之軝。【詩·小雅】約軝錯衡。【註】約,束也。以皮纏束車之轂,而朱之也。錯,文也。【詩詁】軝,轂之旁出者也。○按《考工記》參分其轂長,二在外一在內,以置其輻。是轂之外者長,而內者短也。軝非轂名,乃轂之外長而旁出者。凡在輪中者通名爲轂。轂之旁出者爲軝
           4、(《硕人》、《载驱》)
            马车上的篷帷。
                 【詩·衞風】翟茀以朝。【疏】婦人乗車不露見,車之前後設障以自蔽隱,謂之茀。又【蔽茀疏】茀謂車之後戸也
           5、(《载驱》)
            马车上铺的席子。 
           6、(《载驱》)
            围饰马车车厢的去毛皮革。
                   音廓。【說文】去毛皮也。【詩·齊風】載驅薄薄,簟茀朱鞹。【傳】諸侯之路車,有朱革之質,而羽飾之也。【釋文】苦郭反。革也。 【集韻】又作鞟。
            7、《《小戎》》
                      用皮带绑扎加固车辕而成的装饰。
             音木。【說文】車歷錄束文也。【詩·秦風】五楘梁輈。【毛傳】五,五束也。楘,歷錄也。一輈五束,束有歷錄。【疏】恐易折,以皮束之,因以爲飾也。 【韻會】或作鞪。亦作𨍎𨎸
            8、(《小戎》)
              音舟。【說文】車轅也。【詩·秦風】五楘梁辀。【註】梁辀,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向下勾之。衡橫居辀下,而辀形穹隆如屋之梁,故曰梁辀
            9、遊環(《小戎》)
                      马车驾具的一部分。用皮革制造,滑动在四驾马车的当中两匹马的背上,中穿旁边两匹骖马的缰绳,其作用是防止骖马外逸。
            10、脅驅(《小戎》)
                        驾驭马的器具。
             《秦風·小戎》:"遊環脅驅,陰靷鋈續。" 毛 傳:"脅驅,慎駕具,所以止入也。" 孔穎達疏:“脅驅者以一條皮上系於衡,後系於軫,當服馬之脅,愛慎乘駕之具也。驂馬欲入,則此皮約之,所以止入也。” 宋代沈括写的《夢溪筆談·器用》中记载:“脅驅,長一丈,皮為之,前系於衡,當驂馬內,所以止入。”           
            11、(《小戎》、《韩奕》)
              套在两侧马脖子上引车前行的皮革带子。
                     【詩·秦風】隂靷鋈續。【傳】所以引也。【釋文】沈云:靷,舊本皆作靳。【左傳·哀二年】我兩靷將絕,吾能止之。【疏】古之駕四馬者,服馬夾轅,其頸負軛,兩驂在旁,挽靷助之。《說文》云靷,引軸     
                
            12、(《小戎》)
              连接靷的环。

            13、文茵(《小戎》)
               虎皮坐垫。

            14、(《小戎》)
               有舌的环。
            15、(《小戎》)
                     驾驭服(内侧二马)的辔绳。以舌穿过皮带,使骖马内辔绳固定。
            16、(《韩奕》)
               车辕前的横木。

            17、钩膺(《韩奕》)
               又称繁缨,束在马腰部的革制装饰品

            18、鍚(当颅)(《韩奕》)
                马的额头上戴的金属制装饰物。

            19、(《韩奕》)
                覆盖车厢横木上的皮革饰物。
                        【 集韻】車覆也。【詩·大雅】鞹鞃淺幭。【傳】淺,虎皮淺毛也。幭,覆式也。

            20、
                     【說文】車後橫木也。
             《韻會》軫註引《秦風·小戎》俴收註雲:收,軫也。疏雲:大車前軫至後軫其深八尺,兵車之軫四尺四寸,比之爲淺,故曰俴收。收者,車前後兩端橫木所以收斂所載也。合鄭註與《詩》疏觀之,則是四面方者爲輿,前後橫者爲軫,皆加於伏兔之上以載人物者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