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的诗篇中,有一些是描写兵车战马的诗作。其中关于上古时代的战争中使用兵车的诗作,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同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描写战争场面最为生动传神的诗篇。
但是读读《诗经》的所有作品,对当时战争中兵士使用的武器品种的记述,仅仅限于弓箭、斧钺和长矛等几种兵器,却基本没有提到人们想象中的古人经常使用的刀剑。
我们以为,这是《诗经》创作的时代金属冶炼技术情况的真实反映。
人们熟知,在古代的金属冶炼史上中,青铜的冶炼技术要比铁的冶炼技术出现得更早。而青铜制作的兵器,也就相应地要比铁质兵器出现得要早。
把青铜制作的兵器与铁制作的兵器做个比较,青铜兵器要逊色多了。在武器的刃端的锋利性和同样长度的兵器的重量上,铁质兵器都要更胜一筹,而青铜兵器在近战搏杀中的杀伤性是不如铁质兵器的。
因此,在《诗经》创作的年代,铁的冶炼还未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技术成熟,估计大量制作的兵器还是以青铜的质料为主。而青铜在制造刀剑的时候,就达不到铁的韧度,所以当时大抵就只能制造用来砍杀的兵器斧钺。同时,将青铜打造的矛头安于长矛之上,成为近战中可以戳刺对方的有力兵器。
《豳风·破斧》当中,写了当时的兵士使用的兵器有斧、斨(方孔斧)、錡(长柄的头部类似凿子有刃的兵器)、銶(独头斧)。
《閟宫》的诗句当中,写到了矛。
《长发》的诗句当中,写到了钺。斧钺常常并称,但是斧的体积没有鉞大,也就是鉞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斧类的武器。
在当时的兵器使用的威力和杀伤性的情况下,弓箭这种可以较远距离杀伤敌人的兵器,成为常用的兵器。
古代的六艺,其中包括射箭的技艺。
《诗经》中有多篇作品,写到了良弓利箭和人们习射。
比如,当时的男童长大到一定的年龄,要学习射箭。因此,就把韘这种用象骨制成的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钩弓弦的扳指佩戴在男童手上,以示已经到了成年的年龄。《芄兰》当中的这些诗句,让后人知道了当时教给儿童习射已经成了一种习俗。
而在射箭的技艺较为成熟后,就要通过狩猎和比赛来考察。《齐风·猗嗟》就是夸赞青少年健美善射的诗篇。《召南·驺虞》赞颂了射手的高超技艺。《野有死麇》中那位想要引诱怀春之女的吉士,其实也是射箭技艺高超的猎人。他使用弓箭射死了麇和鹿,然后用白茅草包裹着麇鹿的肉,送给心上人作为珍贵的礼物。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彤弓》中写的将朱红的弓赐给诸侯,象征着王室的威仪。
而贵族们聚会吃喝的场合,也要比试一下箭法。
《宾之初筵》中的诗句写道:“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这就完整地写出了贵族宴会上比试箭法的场景。
《大叔于田》中写的那位被女子倾慕的强健男子,在狩猎结束的时候“抑释掤忌,抑鬯弓忌”。那种从容自信的收拾弓箭的姿态,让爱慕的女子看了觉得太威武了。
如今人们常说的“岁月静好”,出自《女曰鸡鸣》。而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男子要有高超的箭法,弋凫与雁,弋言加之。带着射中的猎物回家,妻子高兴地做出美味佳肴,然后夫妻弹琴鼓瑟,显现出岁月莫不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