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借硯村廬
借硯村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757
  • 关注人气: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中写到的服饰与质料

(2020-09-05 19:33:09)
标签:

诗经

分类: 诗经赏析
         《诗经》中写到的服饰与质料



     上古时代的人们都穿着什么样的服装,佩戴什么样的饰物,极少有图片类的考古或者文献资料留到今天。于是,人们有时只能到古代的经籍中阅读相关的文字,然后通过训诂等方式加以解释,以期能够还原上古时代的服饰饰物的原貌。当然,在没有图片类资料可做例证的前提下,这种对经籍中文字的解释,只能带有部分揣测的成分。
     在《诗经》的作品中,写了多种服饰或者饰品的名称,还写了制衣的原料和缝制衣物的工艺。
     按照《诗经》的作品在全篇中的顺序,这些服饰、饰品以及制衣原料和制衣工艺的描写大致有如下的品种。
      1、綌(《葛覃》、《绿衣》)
         粗的葛纤维织成的布。
      2、絺(《葛覃》)
         细的葛纤维织成的布。
      3、私(《葛覃》)
         女子的贴身内衣。
      4、衣(《葛覃》)
         上古年代的衣,一般多指上身的衣物。而在《葛覃》中,是指与“似”(贴身内衣)相对的外衣。
      5、羊裘(羔裘)(《羔羊》、《羔裘》)
         用羊皮缝制的裘袍,多为贵族所穿。
         质料——皮、革、缝
         工艺——紽、緎、总
      6、帨(《野有死麇》)
         女子佩巾。
         这个字的解释较为复杂。
         有的书籍解释是女子出嫁时母亲所给的佩巾。那么在《野有死麇》中,一个已婚女子还会怀春并且与人幽会,就是难以理解的诗意。因此,一般理解为广义的女子佩巾即可。
       7、裳(里)(《绿衣》、《褰裳》)
         下身衣物。
         古代男子也穿着类似裙装的裳。所以《褰裳》中写道,如果真的爱着女子,男子就应提起下身的裳,涉水过河与情人相会。
       8、狐裘 (《旄丘》) 
         狐皮制成的裘袍,较为华贵。
      9、副笄(《君子偕老》)
         副——女子首饰。
         笄——发簪。
      10.珈(《君子偕老》)
         玉制发簪。
      11、象服(翟)(《君子偕老》)
         贵族女子穿的镶有珠宝绘有花纹的礼服。
         翟为绣有山鸡彩羽的象服。
      12、髢(《君子偕老》) 
          女子戴的假发。
      13、瑱(《君子偕老》)
          冠冕上垂在两耳旁的玉饰。        
      14、揥((《君子偕老》)
          发钗一类首饰,可以用来搔头。
          15、展(《君子偕老》)
          贵妇穿的一种礼服。也有的解释为夏天穿的纱衣
          16、绉(《君子偕老》)
           极细的葛布。
       17、(《君子偕老》)
           贴身内衣。
       18、袢(《君子偕老》)
                  白色内衣
           19、充耳(《淇奥》)
                   似“瑱”。帽子上垂下的玉质耳饰
            20、会弁(《淇奥》
                  鹿皮帽子,缀有饰物
          弁在古代是帽子。男子成年加冠也戴弁。(《甫田》
       21、褧衣(《硕人》、《丰》)  
           罩在外面的衣服。
           22、觿(《芄兰》
                 古代骨制的解绳结用具,头尖尾粗,形状像牛角,俗称角锥,也为成人佩饰。少年婚后也佩,象征成 
           23、韘(《芄兰》
                抉拾,俗称扳指。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钩弦的工具,用玉或骨制作,一般为成人佩戴,已婚少年佩戴象征已经成人。骨制的钩弦用具,着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
       24、毳衣(《大车》)
           细毛制成的上衣。
       25、缁衣(《缁衣》)
           黑色的衣服。
          《传疏》:“朝服以缁布为衣,故谓之缁衣。”
       26、巾(《出其东门》)
          女子围裙。
       27、葛屦(《葛屦》、《南山》、《大车》)
           葛布做的鞋子。
       28、緌(《南山》
          帽带下垂的部分。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
            29、黼衣(《终南》)
         绣着黑色与青色花纹的衣服
          30、袍泽(《无衣》
               袍为军中的战袍或者泛指外衣。泽()为内衣。郑玄笺:“襗,亵衣。”
       袍泽”一词,后来代指军中的将士、同僚
            31、韠(《素冠》
                  蔽膝
            32、芾(《候人》
           赤芾,红色熟牛皮所制的蔽膝,即“韠”,卿大夫朝服的一部分。
        33、褐(《七月》)
           粗布衣服。
        34、 缡(《东山》
           女子的佩巾。古代风俗,母亲要亲自给出嫁的女儿结缡。    
         35、衮衣(《九罭》)
            高官所穿礼服,有的绣有龙的图案。
        36、赤舄(《狼跋》
                    贵族穿的红色鞋子
        37、熊裘(《大车》
                     熊皮做的裘袍
        38、璲(《大东》
                    贵族佩带上镶的宝玉
             39、頍弁(《頍弁》
                    顶部尖尖(另说前倾)的贵族戴的帽子
             40、邪幅(《采菽》
                     裹腿
              41、台笠(《都人士》
                  苔草编成的斗笠。台,通“苔”,莎草,可制蓑笠
              42、缁撮(《都人士》
                     黑布制成的束发小帽。
         43、冔(《大雅·文王》
                     殷代之冕
             44、丝衣(《颂·丝衣》
                     丝质衣服。
               45韎韐(《瞻彼洛矣》)
           用茜草染成黃赤色的革制品,如同后来的蔽膝。朱熹《詩集傳》以為“韎韐”即《周禮》所謂韋弁,兵事之服也。

           【《诗经》中用来指衣服某一部分的词汇】
           :襟,衣领。
         : 衣领
                 :衣领,绣有花纹。
                 :衣袖,袖口。
          :同“袖”,衣袖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