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2020-09-03 15:20:22)
标签:

诗经

分类: 诗经赏析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在《诗经》的诗歌中,描写采集野生植物的诗篇和诗句数量可观。
     当时的人们采集野生植物,从诗中描写的景况看,主要用途有几种。
     一是得到可以食用的食物材质。这是人们采集野生植物最主要的用途。
     二是得到用来制作祭祀物品的材质。
     三是得到用来织布、养蚕、编成藤类篮筐或者搓成绳子的材料。
     四是得到可以当作药材的材料。
     五是作为情人互赠的示爱礼品。
     六是得到用来制作染布的染料的材料。
     或许,还有一些采集野生植物是有其他的用途,但是主要的就是如上所总结的几种用途。
     那么,当时的先民都去野外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呢?
     按照《诗经》诗篇的排列顺序,大致有如下的品种。
      1、荇菜(《关雎》)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水生植物。嫩时可食。那个采摘荇菜的姑娘素手纤纤,姿态优美,却让看到这位采撷荇菜的美女的君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日夜思慕。于是,荇菜这种本来并不出名的水生植物,随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著名诗句千古闻名。

          2、卷耳(《卷耳》)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

      3、芣苢(《芣苢》)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车前草,嫩叶可食。

      4、蘩(《采蘩》、《七月》)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康熙字典》释义为:《玉篇》白蒿也。《爾雅·釋草》蘩,皤蒿。《韻會》陸璣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為葅。《詩·周南》於以采蘩。
      又《豳風》采蘩祁祁。《傳》蘩所以生蠶。《正字通》蠶未出,煑蘩以沃之,則易出。
      蘩还是制作祭祀供品的材质。

       5、蕨菜(《草虫》)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6、薇菜(《草虫》、《采薇》)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紫萁科植物,学名紫萁。多年生草本植物,质脆,味美少纤维。

       7、蘋(《采蘋》)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釋名」菜(《拾遺》)、四葉菜(《卮言》)、田字草。
       時珍曰∶蘋,本作 。《左傳》∶蘋蘩蘊藻之菜,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則有賓之之義,故字從賓。其草四葉相合,中折十字,故俗呼為四葉菜、田字草、破銅錢,皆象形也。
     諸家本草皆以蘋註水萍,蓋由蘋、萍二字,音相近也。按韻書∶蘋在真韻,蒲真切;萍在庚 韻,蒲經切。切腳不同,為物亦異。今依《吳普本草》別出於此。
    「集解」普曰∶水萍,一名水廉,生池澤水上。葉圓小,一莖一葉,根入水底,五月花 白。三月采,日幹之。
     弘景曰∶水中大萍,五月有花白色,非溝渠所生之萍。楚王渡江所得,即斯實也。
     恭曰∶萍有三種∶大者名蘋,中者名荇,葉皆相似而圓;其小者,即水上浮萍也

       8、藻(《采蘋》)
           藻類植物,古專指水藻。
       薄采其藻。--《詩·魯頌·泮水》
       蘋蘩蕰藻之菜。--《左傳·隱公三年》。註:"聚藻也。"
       於以采藻,於彼行潦。--《詩·召南·采蘋》    
  
       9、葑(《谷风》、《桑中》)
           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古书上指“蔓菁”、“芜菁”。
       葑、菲都是菜名,后用“葑菲”一词表示尚有一德可取的意思,用“葑菲之采”为请人有所采用的谦辞。

       10、菲(《谷风》)
       菜名。《說文》芴也。
      《詩·邶風》采葑采菲。《疏》郭璞曰:菲草生下濕地,似蕪菁,華紫赤色,可食。  
    
       11、荼(《谷风》、《七月》)
           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古书亦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12、荠(《谷风》)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可食。
        “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词句无人不晓。

       13、荑(《静女》)
           初生白茅嫩芽。《说文》:"荑,艸也。" 《玉篇·艸部》:"荑,始生茅也。"《诗·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毛传:"荑,茅之始生也。"这种意义的"荑"今天读ti。"荑"又是一种草名,即"莁荑"。 《尔雅·释草》:"莁荑,。"郭璞注:"一名白蒉。"这种意义的"荑"今天读yi。
      自牧归荑。--《诗·邶风·静女》
     《诗经》上的“荑”是植物初春生发于芽心的管柱状花穗苞的专称。"彤管"是因它长出茅草芽心之后颜色转红而言的一种代称  
  
       14、唐(《桑中》)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菟丝子。
             孫炎釋《爾雅》雲∶唐也,蒙也,女蘿也,菟絲也。

       15、麦(瞿麦)(《桑中》)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石竹科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结子可为药材。

       16、葛(《采葛》)
        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

        17、萧(《采葛》)
          蕭,艾蒿也。--《說文》 

       18、艾(《采葛》)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又称艾蒿。

       19、莫(《汾沮洳》)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野菜,嫩时可食。

       20、桑(《汾沮洳》)
            桑叶。可用养蚕。

       21、藚(《汾沮洳》)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唐韻》似足切,音續。《說文》水舄也。《爾雅·釋草》藚,牛唇。《詩·魏風》彼汾一曲,言采其藚。《疏》今澤瀉也。

       22、椒(《椒聊》)
           花椒。芸香科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红色,可入药或者调味。
     《东门之枌》中有诗句“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花椒多籽,上古民俗认为有多子多福寓意,故而男女定情有的以此作为信物。

       23、苓(《采苓》)
        古代所指的苓,与今天理解的苓有些不同。例如,有的解读者认为,《采苓》中的苓或许是指的甘草。
      古籍记载中称:《說文》卷耳也。《爾雅·釋草》菤耳,苓耳也。《註》卷耳形似䑕耳,叢生如盤。《陸璣疏》可煑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婦人耳珰。幽州謂之爵耳。《博雅》苓耳,枲耳也

       24、苦(《采苓》)
          野菜,可食。

       25、杞(《杕杜》、《北山》)
          杞笋。并非枸杞的果实,而是嫩芽,可食。

       26、芑(《采芑》)
         类似苦菜的一种草本植物,可食。

       27、蓫(《我行其野》)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商陆。多年生草本植物。

       28、葍(《我行其野》)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羊蹄菜。

       29、菽(《小宛》、《小明》、《采菽》)
           豆苗。
                 《詩·幽風》禾麻菽麥。《春秋·定元年》隕霜殺菽。《註》大豆之苗。

       30、芹(《采菽》)
           《說文解字》:“芹,楚葵也。
            【詩·魯頌】思樂泮水,薄采其芹。【箋】芹,水菜也。【爾雅疏】水芹,一名水英

       31、绿(菉)(《采绿》)
              荩草。一年生细柔草本。叶片卵状披针形,近似竹叶。生草坡或阴湿地。作牧草。茎叶药用,汁液可作黄色染料。

       32、蓝(蓼蓝)(《采绿》)
《诗经》中的人们都采集了哪些野生植物         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蓝是一些地区主要天然植物蓝色染料的原材料。蓼蓝还是常用的药用植物,叶有清热解毒之效。
              春来江水绿如蓝。众人皆知其义

       33、瓠叶(《瓠叶》)
         葫芦的嫩叶,可以食用。

           34、葵 (《七月》)
         大致为如今的向日葵一类的植物。上古时代以其嫩苗为食。
        《康熙字典》的释义为:【玉篇】菜名。【詩·豳風】七月烹葵及菽。【儀禮·士虞禮】記註:夏秋用生葵。【王禎·農書】葵,陽草也,爲百菜之主,備四時之𩜹
         古书中还有记载称:「釋名」露葵(《綱目》)、滑菜
             時珍曰∶按《爾雅翼》雲∶葵者,揆也。葵葉傾日,不使照其根,乃智以揆之也。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今人呼為滑菜,言其性也。古者葵為五菜之主,今不復食之
             頌曰∶葵處處有之。苗葉作菜茹,更甘美
        時珍曰∶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

            35、茆(《鲁颂·泮水》)
        茆,即莼菜。
    
        36、蓷《中谷有蓷》
        蓷,益母草。

           37、茹藘
        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燃料。
       
        38、蕳(《溱洧》)
        兰草。

        39、勺药(《溱洧》)
        芍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