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鄘风·桑中》诗意解读的两个疑点

(2020-09-02 17:58:02)
标签:

桑中

分类: 诗经赏析
《鄘风·桑中》诗意解读的两个疑点

《鄘风·桑中》诗意解读的两个疑点
       在《诗经》的作品中,描写男女约会的诗歌为数众多。可是,如果人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诗经》大多数描写男女约会的诗歌中,都是写的男子邀约的女子,并且在约会的地点等待女子的到来。
     偏偏有一首《诗经》中的诗歌,却被古代和今天的大多数解读者认为是女子主动邀约的男子,而且还把约会的地点选在了幽静的桑林。这首诗歌,就是《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
          沬之鄉矣。
          雲誰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宮,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
          沬之北矣。
          雲誰之思,
          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宮,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
          沬之東矣。
          雲誰之思,
          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宮,
          送我乎淇之上矣

       以往在读《桑中》这首诗歌的时候,觉得有两个疑点一直没有解读清楚。
     第一、一般而言《诗经》中的诗歌描写男女约会都是男约女,怎么偏偏到了这首诗歌却成了女约男?
      第二、诗中写的到野外采摘植物的人物(无论男女),“采麦”的“麦”,是指种植的庄稼的麦穗吗
       读读古代和当代对《桑中》诗意的解读,多半认为诗中写的是女约男。而且,据说当时的男女交往和约会,跟上古时代崇拜农业种植与生育繁衍神灵的民间习俗有关。更有一些解读者,对诗中所写的大胆直率表示爱意的美女有所赞誉,认为是上古时代女子不同于后来的示爱行为,显示了追求幸福的勇气和胆识。当然也有一些古代的卫道士,对诗中的女子行为大加挞伐,认定为淫荡女子。不过,就算是当今之世,也有解读者认为这首诗歌,是写了艳福不浅的男子被美女在桑林主动约会和送至淇水河畔后,回味当时的销魂缠绵,如梦如幻一般,于是不禁在诗中一咏三叹,似乎余意未尽
      其实,我们仔细读读《桑中》的原文,揣摩诗中的语境,却是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的。也就是说,《桑中》所写的出门采摘和被邀约到了桑林,后来又被送到淇水河畔的,是孟姜这些女子。换句话说,就是这首诗歌还是写的男约女
     在诗句的解读上,存在的最大歧义,是“云谁之思”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思谁?
        通常的解释为:(我)(出去采摘的男子)思念的是谁呢?于是,诗中下一句给出了答案,就是孟姜、孟弋和孟庸这样的美女然后,解读者想当然地认为,是孟姜这些美女“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这不明明是写的女约男吗?
        但是且慢。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些诗句:
              去哪采摘唐麦葑?
              卫国沬乡北与东
              谁牵挂着这事情?
        孟姜孟弋和孟庸

              如期赴约在桑林,
              那的地名叫上宫
              情郎送我淇水畔,
              依依难舍诉情衷
        知道出去采摘就有机会在上宫的桑林与情人相会,孟姜这些姑娘们激动得心神不安,思之萦之,心里难以放下。
         而主动邀约在上宫的桑林相聚的,不应是这些美女娇娃,而应是多情的小伙子
       读读《诗经》中的另一首诗歌《十亩之间》:
               十畝之間兮,
           桑者閑閑兮。
         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
         桑者泄泄兮。
         行與子逝兮。
     看看,是谁在急切地等待着与闲闲泄泄的采桑姑娘一起归来?难道也是采桑女子约了这些多情的小伙子吗?
     《桑中》就是一首描写民间青年男女约会的爱情诗歌,就算是女子赴约去了桑林,也是正常的男女情悦。而在诗中主动邀约美女的,应该是那些多情的小伙子。最后将美女送到淇水河畔,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也是男子送的女子。
      这是我们对第一个疑点的解疑。
     《桑中》诗意的第二个疑点,确定了是女子出去“采麦”,她们是去采下麦子的麦穗吗?
     “麦”字在上古时代,并不仅仅指的种植的麦子。
     《康熙字典》在对“麦”字的释义中写道:
      又【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尔雅》里提及的大菊,又一个名字叫麦句姜。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瞿麦
       
《鄘风·桑中》诗意解读的两个疑点

《鄘风·桑中》诗意解读的两个疑点

     瞿麦,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对生,狭披针形。夏季开花,淡红或白色,上部深裂如丝。子形如麦,故名。可入药
         古籍中对瞿麦的记载有
     「集解」《別錄》曰∶瞿麥生太山山谷,立秋采實陰幹。
弘景曰∶今出近道。一莖生細葉,花紅紫赤色可愛,合子葉刈取之,子頗似麥子。有兩種,一種微大,花邊有叉丫,未知何者是也?今市人皆用小者。復一種,葉廣相似而有毛, 花晚而甚赤。按∶ 頌曰∶今處處有之。苗高一尺以來,葉尖小青色,根紫黑色,形如細蔓荊。花紅紫赤色,亦似映山紅,二月至五月開。七月結實作穗,子頗似麥。河陽河中府出者,苗可用。《爾雅》謂之大菊,《廣雅 》謂之茈萎是也。
    (李)時珍曰∶石竹葉似地膚葉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葉而細窄,其莖纖細有節,高尺余,梢間開花。田野生者,花大如錢,紅紫色。人家栽者,花稍小而嫵媚,有紅白粉紅紫赤 斑爛數色,俗呼為洛陽花。結實如燕麥,內有小黑子。其嫩苗炸熟水淘過,可食
        「集解」《別錄》曰∶天名精生平原川澤,五月采。
     (李)時珍曰∶天名精嫩苗綠色,似皺葉菘芥,微有狐氣。淘凈炸之,亦可食。
      《桑中》中的诗句写的“采麦”,应该不是指的女子出去采集麦穗,而是指她们去采集瞿麦的嫩苗,以之作为食物。当然,如果是指采集瞿麦的籽,那么外形类似麦子,则是可以作为药物的。
      《桑中》诗里写的“采唐”,如果是采集菟丝子作为药用植物,那么“采麦”或许也是采集瞿麦作为药用植物。这些中药方面的知识,须待专家详加阐释。但是,私意以为大抵可以断定,《桑中》所写的女子“采麦”,不是指的采集麦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