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否”字上古音和中古音在诗歌作品中押韵的比较

(2020-07-02 07:09:46)
标签:

或醉或否

分类: 诗经赏析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
     辛弃疾的这句词句非常有名,大抵是喜爱古代诗歌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但是如果问一下,这句词里的“否”字如何读音?可能许多人就说不上来了。
    上大学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尚能饭否”的“否”字,就像“否定”的“否”字一样,是念成上声的fou的。就是现在,如果问问大多数的人,或许还是认为这里的“否”字就是要念成fou的。
    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学了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才知道“尚能饭否”的“否”字不读若fou,而是如若府,就是要读成上声的fu。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古诗韵里的“否”字,要根据使用的具体语境确定其读音。
    否字在中古诗韵里,可以有三种读音。
    ①读为上声的pi。归入上声四纸的韵目。这里的否字的词义是“否泰”。
    ②读为上声的fu。归入上声七麌的韵目。这里的否字的词义是“是否”。
    ③读为上声的fou。归入上声二十五有的韵目。这里的否字的词义也是“是否”。
    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否”字无论念fu,还是念fou,词义都是“是否”,干嘛还要分到两个不同的韵目中去呢?
    这是因为,中古语音里韵母为u和ou的汉字,读音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中古诗韵的平水韵就把读音韵母不同的“否”字分到了两个韵目,但是词义还是一样的,都是表达“是否”的意思。
    为什么确定《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的词句“尚能饭否”的“否”字要读若府(fu)呢?我们来看全篇的词作: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
             把这首词中押韵的韵字集中起来,就是:。注意,否字前面的这几个韵字的韵母都是u,如果否字这里念成了fou,音韵就不够谐和了。因此,古人刻意把“否”字分到了 上声七麌和上声二十五有两个韵目之中,兼顾了韵母为u或者为ou两种读音的押韵需要。具体要读哪种音,要看具体的语境。例如,“尚能饭否”的“否”字在《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就要读若府(fu),而不能读成fou的。
        学了平水韵和《词林正韵》这些中古诗韵的知识后,回过头去读上古时代的诗歌,却感到又遇到了音韵的理解障碍。  
   凡此飲酒或醉或否。”(《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害澣害否歸寧父母”(《诗经·周南·葛覃》)
   攘其左右,尝其旨否。”(《诗经·小雅·甫田》)
     如果是在中古时代创作的诗词里遇到这样的诗句,不假思索地就对这里的押韵情况做出了判断。因为,“酒、否、母、右”这样的韵字在中古诗韵里,归入上声七麌、上声二十五有或者上声二十六宥的韵目,很容易就能确定押韵的音韵关系。但是,到了《诗经》的上古年代创作的诗歌里,这些韵字的确定就有一些复杂了。
    在上古诗韵中,“酒”字归入幽部的韵部,而“否、母、右”字归入之部的韵部。
    按照当时年代的读音,或许有的汉字的读音与后世不同。例如,“母”字可能读音类似mi,而不是后世的mu。
     因此,今天我们阅读《诗经》的作品,不能习惯了以中古语音的诗韵规则去解读上古时代的诗歌韵字。
     但是,不能因为上古诗韵把某个韵字归入了某个韵部,我们就以为上古时代的诗歌中某个韵字只有一种读音。其实,根据语境的不同,也是可以有不同的读音的。
     以“右”字为例。《康熙字典》的注释给出了《诗经》的诗歌中“右”字的几种读音:
    【唐韻】於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峟。【詩·大雅】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又叶以周切,音由。【詩·周頌】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
    又叶羽軌切,音以。【詩·衛風】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弟葉滿彼反。【秦風】溯徊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又叶於記切,音異。【詩·小雅】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鐘鼓旣設,一朝右之。喜叶去聲。
     再如“否”字,《康熙字典》中的注释为:
    《唐韻》方九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音缶。
    《詩·周南》害澣害否。又《小雅》嘗其旨否。
     又《集韻》《韻會》補美切,音鄙。《集韻》惡也。《詩·大雅》未知臧否
       这就表明,《诗经》中的诗歌作品所用的韵字,也可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其不同的读音,而不是因为上古诗韵中一般一个韵字仅仅归入一个韵部,就只有一种读音。
     例如,《宾之初筵》中的“凡此饮酒,或醉或否”,“否”字在这里表示的是没有喝醉的词义,有否定的意思,就应读为fou,与《葛覃》里的“害害否”是同样的读音。   
    而《大雅·抑》里的“於呼小子,未知臧否”,“否”字表示的是与善相反的恶的词义,读音就是pi(《康熙字典》认为是读若鄙),而不是fou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