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豳风·九罭》的韵读与解读

(2020-06-26 17:17:24)
标签:

九罭

分类: 诗经赏析
      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
     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
      鴻飛遵陸,公歸不復,於女信宿。
      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

    《豳风·九罭》在诗意上有两种解读。
    一种是多数人认为的描写殷勤留客的题材。
    另一种是少数人认为的描写被高官玩弄后遭到遗弃的女子的含泪哀吟。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九罭》是写的受人尊敬的高官路过民间的村舍临时在此住宿,主人因为尊贵的客人意外到来受宠若惊,尽力招待,在客人临行时又恋恋不舍。至于诗中写的身穿衮衣绣裳的高官是否一定是写的东巡的周公,则可虚而视之,只认定是某位高官就可以了。
    一、《九罭》的韵读
    《九罭》的用韵较为简单,韵读没有大的难度。
     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
     这段用的韵字是上古诗韵阳部的魴、裳。
     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
     这段用的韵字是上古诗韵鱼部的渚、處。
     鴻飛遵陸,公歸不復,於女信宿。
     这段用的韵字是上古诗韵觉部的陸、復、宿。
     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
     这段用的韵字是上古诗韵微部的衣、歸、悲。
     二、《九罭》的解读
    对《九罭》诗句的理解,我们的观点是与一些研究者的解读有所不同的。
    诗篇以渔网捕鱼起兴。
    九罭是指乡间一种网目比较细密的渔网,捕鱼的时候可以将一些较小的鱼也收入网中。
    但是,将九罭这种本来只是想捕获一些不大的鱼的渔网提升到水面之上后,惊喜地发现里面居然有鳟鲂这样的大鱼。
   《九罭》就是以这样捕鱼得到超出预期的大鱼的惊喜,作为全诗的起兴,引起下面描写有穿着衮衣绣裳的高官意外到了乡间的民舍的情节。这里的“覯”字只是表达“遇见、遇到”的词义,不必非要解读为男女之欢的词义,因此也就不必引申理解成了诗中写有高官到了民间玩弄民女的诗意。
    如果我们也大胆一些,可否猜测诗人在使用鳟和鲂这两个字时有所暗喻,不仅仅是指捕获了体积较大的鳟鱼和鲂鱼,还是以诗意的语言比喻有尊(鳟)贵的客人来访(鲂)。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似乎牵强了一些,仅仅是提出一种设想,供研究者在解读时开阔一些思路。
    下面两段诗句,直接描写了高官到了民居之后的情景。高官路过民居,只是临时居住,而且此后将是一去不返。因此,只是临时路过留宿的高官对主人来说,就像看待高飞的鸿雁一般。这就表达了民间的百姓留宿高官诚惶诚恐,惊喜意外的心境。
     对《九罭》诗句理解的难处,在全诗的最后一段。
     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
     包括一些知名学者在内的解读者,将这里的“有”字解释为“保存、留下、藏起”的词义。如果据此理解,就是诗中写的主人热情好客,对尊贵的客人离去恋恋不舍,于是表达了哪怕将高官穿的衮衣收藏起来,以便让尊贵的客人多在这里住上几天的心愿。
     这种我们称之为“藏衣说”的解读《九罭》的观点,在网上可以查到的解读中占了多数。还有的解读者用民间藏起将要离职官员靴子的习俗作为类比,表达民众对受到拥戴的官员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 
     我们对这种观点不敢苟同。
     私意以为,这里的“有”字,就是指的“出现”的词义。
    “是以”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里时有所见,一般可以表达“因此、所以”的词义。
    “是以有衮衣兮”,表示正是因为前面诗句写的情景和原因,所以身穿衮衣绣裳的高官意外地出现在了这里的民间居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本来是乡间的平民百姓住的民居,却迎来了如此高级官职的官员作为尊贵的客人。主人深感意外与荣幸,诚惶诚恐,热情招待,想要挽留尊贵的客人能够多住几天。于是,诗中最后的诗句写道:“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这也是全诗的主题,就是主人殷勤热情地想要留住尊贵的客人。
     根据这样的解读,这首诗歌被认为是描写上古时代人际交往热情待客的淳朴民风民俗的作品,还是很恰切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