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中的作品,有多篇写了男女约会的题材。约会的场所各有不同,例如房屋之内、室外的丛林和田野,城墙下的角落等等。这些男女约会的诗歌,有的写得大胆直率,有的写得含蓄隐喻。但是,毕竟《诗经》中的诗作是经过后代的学者整理过的上古诗歌,因此描写男女相处无论如何大胆直率,都会有所避讳,而不会写得那么直截了当,让人看了感到惊诧无比,这样的诗歌也能被儒家奉为经典?因此,后人解读《诗经》中的作品,要考虑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民风民俗,也要考虑《诗经》被文人学者整理过的历史事实,对作品的内容与文字尽量符合原意地加以解读,而不能任意联想和轻易定论。
《诗经》中写的勇敢追求爱情的女子固然大胆,有时不顾家人的反对,大声疾呼“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依然表示“之死矢靡它”,爱得坚定不移。但是,《诗经》的作品写了多篇男女约会的诗歌,其中的女子多半在约会时还是娇羞矜持的,至多也是半推半就,不会主动地向男子投怀入抱。被公认为写男女约会写得最大胆的《野有死麇》,也只是用女子的口吻,表示让男子不要过分急切,不要弄乱了自己的衣衫,不要惹得狗儿大声吠叫。即便被历代的卫道士在解读《诗经》时认为属于“淫”的作品,也不过就写到了这个程度,而没有更多的男女约会亲昵动作的细节描写。但是,当代的一些学者文人却不甘心如此,非要找出比《野有死麇》的男女情爱描写更为大胆的作品,于是他们就把目光盯在了《齐风·东方之日》这篇诗歌上面。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这首诗歌文字不多,仅仅两段。第一段用了韵字日、室、即,都是上古诗韵中质部韵部的韵字。第二段用了韵字月、闼、发,月与发字是上古诗韵中月部的韵字,闼字似应也属于月部。
这首诗歌每段分为两个句子。第一个句子容易理解,就是写的美如日月的女子在男子的室内。至于这首诗歌写的是新婚夫妇,还是情人约会,不易简单判断,可以再加探讨。
问题在于每段诗歌的后一个句子。重复了前面的“在我室兮”和“在我闼兮”之后,诗中写出了“履我即兮”和“履我发兮”的句子。
有的解读者对此大发联想,认为男女共处一室必有幽情发生。而这首诗里写的女子不同一般,居然用脚轻轻地踩男子的膝盖和双足。如果这样来理解诗意,这个大胆示爱的齐女可以说是《诗经》的作品里绝无仅有的撩男之女。于是,有人声称《诗经》作品中的约会几乎全是男的泡女,只有这篇《东方之日》写的是女的泡男。
这样来解读《东方之日》,是对原作文字的不解和臆测产生的误解。
有的解读者把诗中的即字理解为膝盖,他们以为古代的男子在室内坐着的时候,双膝居前跪在席子上,也就是古代的跽字表达的动作。即字,就是指的男子的膝盖。
可以想象一下,两个男女独处一室,而这个男子却像柳下惠一般,双膝居前,正襟危坐。偏偏那个美若日月的女子,却要走上前去,用脚轻触男子的膝盖。在上古的时代,即便女子大胆追求爱情,乃至在约会中有所主动,会是如此的情景吗?这让传说整理编选过《诗》三百的著名学者情何以堪。
再往下看,这个女子不但触碰了男子的膝盖,还触碰了男子的双足。在一些注解者的眼里,发字就是指的男子的脚。
就是再有想象力的读者,对这样的动作也会感到疑惑,古代的女子真的在约会中会是这么大胆吗?
我们也找出对《东方之日》古代的一些解读,试图证明上面所引用的现代的一些解读者对这首诗歌的解读其实是误读。
先来看履字和即字,《康熙字典》的解释。
又踐也。【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齊風】履我卽兮。【註】躡我之跡,而相就也。
这里直接引用了《齐风·东方之日》的例子,表述了诗中的女子躡着男子的足迹而相就也,即字实际是就字的词义。这里的即字,表达的似应为“依从、顺从”的意思,但是反正不会是膝盖的意思。而且这一句也包括下一句,绝对没有写了独处一室的男女身体接触的意思。
再来看发字。简化字的发字,在繁体字里有两个字,一个是头发的髪,一个是發。这里的诗句,用的是發字。
《康熙字典》在注释發字的时候,恰好也用了《齐风·东方之日》的例子: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詩·齊風】履我發兮。【疏】行必發足而去,故以發爲行也。
在这里,《康熙字典》的注释认为,發字在诗中是表示行走的意思。因为走路必须發足,就是抬脚而行,所以诗中以發为行也。
由此可以看出,诗中写的發字,是动词“行走”的词义,而不是名词双足的词义。有的注解者认为诗里写了女子用脚踩了男子的脚,完全是偏离了诗中的原意。
把两段诗综合起来看,写了这位美若日月的女子其实是一位柔顺的淑女,在男子的室内跟从而行,表现得贤淑内敛。这样写显示了男子的自得与满足,有这么美丽的女子柔顺相伴,幸福美满,夫复何求?
对《东方之日》之中这位美女的行为举止的不同理解,显示了后人理解《诗经》作品原意的难度之大。如果不做大量的文献考证工作,而且按照情理加以考量推断,就可能被诗中个别文字的误读引入歧途,乃至发生把淑女看成是撩拨男子的大胆女子的误解,这样的笑话无论如何是不应该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