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广》所写的痴情男子是樵夫还是农夫

(2019-06-07 16:04:23)
标签:

汉广

分类: 诗经赏析
   《汉广》所写的痴情男子是樵夫还是农夫

《汉广》所写的痴情男子是樵夫还是农夫                  牡荆图片

    《汉广》是《诗经》中《国风·周南》的一首抒情诗歌。这首诗歌因为把一个明知不可爱而爱之的痴情男子的情感与慨叹写得如此缠绵伤感,而又具有十分形象的比喻,被公认是《诗经》里爱情题材诗歌的佳作之一。不过,诗里所写的这个地位低微犯了单相思病的多情反被无情误的男子究竟是什么身份,历来却有着不同的解读。  
     通常认为,《汉广》描写了汉江流域的一位多情樵夫爱恋着一位女子,可是因为各种原因却是不能得到她的爱情甚至与之喜结良缘,于是只能在心里承受着单相思的痛苦。他在江边劳作的时候,望着宽阔的汉水,想起心里的意中情人,不由地引吭高歌,表达出自己的爱情追求不能实现的悲苦,同时也向意中人倾吐着自己的一片心意。
     以往对《汉广》的研读分歧,主要是这个青年到底是从事什么样的生产劳作。还有他采集楚和蒌用以喂马,让马儿拉着新娘的婚车上路,是憧憬着与意中情人的甜蜜结合而产生的虚幻情景,还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位女子就要嫁给别人,从而感到非常的失落与悲哀,却又不得不强忍痛苦,去采集楚蒌给女子出嫁时拉车的马儿准备饲料。
     私意以为,传统的理解与注释不能说没有依据,但是有的注解显然没有注意全诗的结构,因此对一些词语的解读有些偏颇,甚至是较大的偏颇。
     例如,“翘楚”这个已经用了上千年的词语是大家都熟悉的,其词义的起源就是出自《诗经·周南·汉广》中的“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楚”的意思是指高出一般灌木的荆树,引申为人物的出类拔萃超群出众。显然,“翘楚”的“翘”被理解为高出,而“楚”则被理解为荆树了。     
     理解《汉广》的内容与诗意的一个关键,就是对诗中的“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这两句诗如何解读。
     现在一般的解读把《汉广》中的主人公的身份理解为樵夫,就是因为一般的解读者都把诗中的“薪”理解为作为燃料的柴禾,而把“楚”理解为荆树的荆条。其实,如果不是望文生义的话,在《汉广》创作的上古年代里,“薪”和“楚”这两个字都是有着其他的词义解释的。
     薪字在现代,首先是让人想起烧火的柴,例如杯水车薪、卧薪尝胆等等。而在古代尤其是上古年代,薪字并不仅仅指的是烧火的柴,还有草的词义。《康熙字典》的解释为“又草亦曰薪”,还举了《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中“无寓人与我室,毁伤其薪木”的例子,赵琦对这句话的注解为“恐其伤我薪草树木也”。这里的薪字就不表示柴的词义,而是表示的草的词义。
    “翘翘错薪”,可以解释为高出一般植物的纷乱杂草,也可以形容像禽鸟尾巴的长长羽毛一般的杂草丛生之貌。“翘翘”在《诗经·小雅·鸱鸮》当中也出现了,“予室翘翘”就没有形容鸟窝“高出”的词义,而是形容鸟窝在风雨中的摇摆危难。因此,不能望文生义地把薪字仅仅理解为柴,由此又确定《汉广》中的这位多情单相思的男子一定就是樵夫。
     再来看“楚”字的解读。
     楚字在以往的解读中,多半是被说成一种叫牡荆的灌木。有的学者称,“刈楚”就是割下牡荆的荆条。
     那么我们就要反问了,樵夫跑到野地里割荆条干什么呢?
     看看原诗的文字: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对应的文字为后面同样结构的: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这里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男子在野外采集楚和蒌,是为了回去喂马。也就是说,楚和蒌都是喂马的饲料。那么请问,有用荆条喂马的吗? 
     楚字在《汉广》中的正确解读,应该不是指的荆条,而是指的牡荆这种灌木植物的茎叶。
     牡荆是在《汉广》写到的中南汉水地区也广泛分布的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它的茎叶是可以用来当做喂马的饲料的。而“楚”字在上古的时候,则可以用来表达牡荆的词义。在研究《诗经》的学者中,有的也认为楚是荆的嫩芽,是可以用来喂马的。而还有不少的学者,却依旧执拗地坚持把“楚”解读为坚硬的荆条,完全不顾诗里的文字关系,例如采集楚与采集蒌的对仗关系。而且,明明在两段诗里的文字中,都写了是要把楚和蒌用以喂马的。“马料说”其实在《汉广》的解读里并不罕见,只是不少人陷入了望文生义的思维定势的坑,看到薪字就想到了是砍柴,于是也就认定主人公一定是一位樵夫。
     蒌字没有什么争议,就是指的蒌蒿,显然也是可以用来当做马的饲料。
    如果把“楚”字解读为牡荆,而《汉广》诗中写的这位男子是为了采集马的饲料而割取牡荆的茎叶,那么“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这句诗的意思就都清楚了。诗中的主人公去割取的草科植物的牡荆与蒌蒿,而不是割取的木科植物的荆条,既然这位男子到野外劳作是要采集喂马的饲料而不是砍伐作为燃料的木柴,那么他的身份还会是樵夫吗?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似乎可以大胆地产生一个与多年以来的定论不同的看法,就是《汉广》写的这个多情男子不是樵夫,而是为贵族服劳役的农夫。当然,他不一定就是专职喂马的马夫,而只是也从事着为贵族家庭采集马的饲料的劳作。
     有可能这位年轻的农夫爱上了贵族家里的千金小姐,但是又明知地位相差甚远,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佳人的青睐,更不用说有福气娶了贵族小姐。因此,他就用高大的乔木枝叶稀疏不能让人在树下遮阴休憩和浩荡宽广的汉水是无法游过去或者乘坐小木筏渡过去这样的形象比喻,来比喻自己的感情只是不会有结果的单相思,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个年轻人还是在心底存有这种情感,以致在贵族家的小姐即将出嫁的时候,他也还是强忍内心的痛苦,到野地里去采集马的饲料,而这些马儿却要拉着自己心爱的意中人踏上嫁往别人家的道路……
     如果这种推测和猜想是有一定依据的,那么《汉广》的诗意并未由此消退,而是更加具有深刻反映底层劳动者的情感与追求的意境,并且通过高高的乔木和宽宽的汉水的比喻,写得诗意盎然。
    《汉广》是上古时代描写男女情感的一首杰出的诗歌,其文字之优美和隐喻形象之贴切,都是今天的读者读了也为之折服。这首诗写了普通劳动者的情感,没有人读了诗后因为这位青年农夫不顾自己低下地位的单相思而嘲笑他,而是对他的情感表示理解与同情。尽管诗中没有写到这位农夫暗恋的女子的长相体态,甚至她可能都不知道有一个地位卑微的青年农夫在暗恋着她,但是读者可以想见,一定是位美丽的佳人,所以引起了青年农夫的暗自倾慕。这在人的情感上,是不分时代与身份都会产生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正常情感。因此,今天赏析《汉广》,仍然要为上古时代写出如此精彩的爱情题材诗歌佳作击节喝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