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投资法的一篮子里,就是民生、招商、浦发、兴业这四大金刚。至于为什么没有中信和华夏,其实我也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也许在逐步了解银行股和逐步加仓的这个过程中,会增加新的银行股。目前的仓位还不高。最近关于银行股、和自己相关的一些信息罗列如下:
1、民生增发,主要以老股东为主,4.57元。尽管很多人可以看出利空,但是我比较看好,自己的成本接近5元。老股东愿意以这个价格锁定三年不卖,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我是老股东有这么多钱可能未必再全投到民生里,反过来如果我是管理层或者最大股东,肯定对于其他股东的参与增发举双手欢迎。对于业务未来数年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另外按照目前的价格,民生的净资产要增至4元以上,EPS摊薄20%,但是只影响短期。按照目前的预期数据,民生PB会降到1.2以下,PE还在10多倍吧,如果今明年的经营不出现大滑坡的话。因此,如果因为这次定向增发造成民生股价下跌,我会继续加仓。就像浦发,我的成本比中国移动还低一些,应该比较踏实吧!
2、浦发预报,EPS1.6元,总净利润190亿,增40%以上。每股净资产和收益纷纷增加,但愿民生定向增发之后也如此!另外,估计其他三家银行的10年报也差不多,算是中上吧。
3、一级市场银行股估值高于二级市场。这是一个比AH银行股估值负溢价更好的消息吧,城商行中的浙商、温州、西安等一级市场的交易价远远高于类似的二级市场中的宁波、南京和北京银行。
4、我买银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塌了会有大个儿(四大,没买)顶着。政府不会对这个四个亲儿子定出什么太利空的政策吧?每年政府还需要从他们那里分得赡养费(分红)呢!既然如此,我买入的这些银行只要在同样的政策下,做的比四大好就足够了。关于监管,提高这个金、那个率,难道真的是利空消息甚至是大利空消息吗?这是不是有点像家长管孩子,尽管孩子不愿意,短期也没啥效果,但是长期来说应该还是属于良药苦口吧。
如果未来不发生什么大事情,银行们又纷纷增发,股价降低,我觉得可能是又一轮的买入机会,上个周五兴业不就涨了7%吗!是令人高兴的事儿吧,但是我没怎么乐起来。
目前我不怎么关心银行的风险,有政府管着呢,我更关心银行未来的“经常性”盈利,如果每年能够继续增长超过15%的话,就足以让我满意120%了,有这方面的信息的朋友请告知,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