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种指数与ETF

(2011-01-11 08:59:01)
标签:

股票

    上证综指、深圳新指数、中小板综指都是综合的所有股票的加权指数。指数类基金一般都采用50-300只的采样成份指数,比较容易操作,不过现在也有上证综指ETF基金,为了迎合市场实际没有什么意义。指数的编制主要考虑市值(或流通市值)和交易活跃度,毕竟这是交易所的生存的根本。

    沪深300指数是一个典型的限定数量的加权平均指数,编制方法附后。

    中证50是上证180中最大的50个公司。

    中证500指数是扣除沪深300后按成交排名再扣后20%,然后取市值前500公司。而不是最大的500家公司

    中证100则是沪深300中最大的100家公司。金融业占50%。

    深成指是深市的40只股票加权指数。

    深证100是按照流通市值和成交额按2:1的比重加权的前100只深证股票。易方达深证100从2006年1元涨到07牛市的近6元,跌回1.5元,09年最高4元(未剔除分红和分割,粗算)。

    中小板指数,是个100只股票的加权指数。可以从基金中看出走势:华夏中小板ETF基金从2007到2010前三个季度一直处于净赎回的状态,从3.23-3.42、2.42-2.66、5.29-5.41、6.59-6.67。价格从1元到07年牛市顶部的3元,回跌到1元,最近的高点时3.4元.苏宁、金凤、华兰、软控分别占净资产的14%、4%、3%、2%。虽然是综合指数,但是相对标的还比较集中。2009年分过0.1元红利。

    创业板指数是100家加权指数。

    所以从规模等因素的排行应该是:上证50、中证100、上证180、沪深300、(中证500)、深成指、深证100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其他综合加权指数,上证综指、深证新指数、中小板综指。从ETF的角度来看,可能有投资价值的沪深300、中证500、深证100、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的ETF基金。

    从历史上看06-08年这轮牛市中,深证100收益最高,从08-10年这轮下跌在反弹的熊牛转换中,华夏中小板收益最高。下一个这样的成长机会应该在中小板后上市的公司和前100家创业板公司,当然都得超过两年才更安全一些。目前,上证总市值18万亿、流通14万亿、平均市盈率21。深证主板总市值4万亿、流通3万亿、平均市盈率34。中小板总市值3万亿、流通1.5万亿,平均市盈率55。创业板总市值0.7万亿、流通2万亿、平均市盈率77。中小板条件是:近三年的利润3000万、现金流5000万、收入1亿、股本3000万、ROE20%、增长30%。创业板条件是:股本3000万发行25%以上,最近2年利润1000万、净资产2000万或最近一年盈利、收入超3000万增长30%、净资产1500万。其实这些条件是没有什么用的,就像大门口的门卫,走形式的。

    让我们来看看综合指数和非综合指数的差别,用迄今为止一年里深综指和深成指的数据:深成指从13230开盘最低9170最高13790收盘12340,最低跌-31%最高涨4%收盘-7%;而深综指从1179开盘最低921最高1386收盘1251,最低跌-22%最高涨18%收盘涨6%。可以看出含所有上市公司的深综指的表现要好于40只股票的深成指,但是波动不如之。沪深300在迄今为止一年里,最高涨3%最低跌-27%收盘跌-10%,而上证综指开盘价格最高最低跌至-25%收盘-20%。情况和上述情况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在一个熊市或者波动市中,交易量活跃的大盘股抗跌性好,波动略大。

    这个结论没有用,但是分析有价值,对于以后可能需要分散投资的时候有统计性意义。这让我想起张化桥的选择50-70只中小成长股的方法,以及格林布雷特的用EV与EBIT比值和ROE来确定投资的神奇公式。目前的研究不深刻,但是从理论的角度我觉得这里面存在一种必然性,也就是战胜综合指数或者以交易量排名的采样指数。这才是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希望这个研究或者讨论能够继续下去。

    ***************************************************************

    附录:

    沪深300指数:日均交易金额,半年调整一次。是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然后对剩余股票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300名的股票作为样本股。沪深30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当样本股公司退市时,自退市日起,从指数样本中剔除,由过去最近一次指数定期调整时的候选样本中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指数以调整股本为权重,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调整股本根据分级靠档方法获得。例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2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中小板指数:100家,流通市值与交易量2:1,半年调整一次。的初始成份股由前100只上市股票构成。此后需要对入围的股票进行排序选出成份股。中小板100指数选样指标为一段时期(一般为前六个月)平均流通市值的比重和平均成交金额的比重。选样时先计算入围个股平均流通市值占市场比重和平均成交金额占市场比重,再将上述指标按2:1的权重加权平均,计算结果从高到低排序,在参考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行业代表性等因素后,按照缓冲区技术选取中小板100指数成份股。中小板100指数实施定期调整,时间定于每年1月、7月的一个交易日进行实施,通常在前一年的12月和当年的6月的第二个完整交易周的第一个交易日公布调整方案。成份股样本定期调整方法是先对入围股票按选样方法中的加权比值进行综合排名,再按下列原则选股:1.排名在样本数70%范围之内的非原成份股按顺序入选; 2. 排名在样本数130%范围之内的原成份股按顺序优先保留;3.每次样本股调整数量不超过样本总数的10%。

    上证180指数:180家,综合指标排名然后按照流通市值分配行业样本数。根据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综合排名靠前的股票。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

    创业板指数:100家,流通市值与交易量2:1,季度调整。

    深证100指数:与中小板指数相同。

    样本股的选择略有不同:深证的都是流通和交易量2:1选择,沪市的交易量排名后再按流通市值选择,中证的市值排名。

    权重都是以流通市值计算。

 

    恒生指数、国企指数以及红筹股指数是香港股票市场中三个不同的指数。
    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33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格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 l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0。恒生指数的成份股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其总市值占香港联合交易所市场资本额总和的70%左右。为了进一步反映市场上各类股票的价格走势,恒生指数于1985年开始公布四个分类指数,把33种成份股分别纳人工商业、金融、地产和公共事业四个分类指数中。
    恒生指数成份股的选取原则如下:
(l)按股票市值大小选择,必须居于占联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额大小选择,必须居于占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额 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额指过去24个月的成交总额)。
(3)必须在联交所上市满24个月以上。
根据以上标准初选出合格股票后,再按以下准则最终选定样本股:
(l)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2)四个分类指数在恒生指数内各占的比重需大体反映市场情况。
(3)公司在香港有庞大业务。
(4)公司的财政状况。
    恒生指数计算公式是:
    现时指数=(现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市收市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指数)
国企指数,又称 H股指数,全称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该指数以所有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 H股公司股票为成份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设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目的,是要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国 H股企业的股价表现的指标。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与恒生指数相同。
    国企指数于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 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指数追溯计算至1993年7月15日,亦即首家中国企业在联交所上市的日期。
红筹股指数,指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恒生红筹股指数。该指数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推出,样本股包括32只符合其选取条件的红筹股,而非所有红筹股。指数以1993年1月4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红筹股指数成份股选取标准是:
(1)内地国有机构、省市单位直接或间接持有该红筹股不少于三成半权益。
(2)在联交所上市满12个月。
(3)被内地国有机构、省市单位或有关机构收购满12个月。
(4)在过去一年内,除非公司停牌交易,否则不可超过20个交易日无成交。
(5)不是国企 H股。
    恒生红筹股指数的计算公式与恒生指数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