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5元卖出一万股伊利股份,32.95元又买回一万股。
我一直在琢磨,其实在目前的价位上,伊利已经不算便宜。是否可以基于如此的情况:反正卖出了也可以,就可以试着做一些波段操作。这样由于卖出的心理成本较低,因此自己感觉的效用较高吧。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是否可以在自己认为有点儿高估或者至少不低估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减仓并且如果减仓后下跌可以再补回来。同理,在低谷并低估的情况下,逐步买入,上涨也可以抛出一部分做短差。也就是说在很低时买入,次低时短线操作,不怎么怕炒股炒成股东的情况,很高时卖出,次高时减仓并且也做短差。其实最难的是如何判断“很低、应该买入”和“也算低、买入和不买都可以”这两种情况的区别。波动还只是小事情,不能因小失大呀,玩玩则已,至少目前是如此的看法。
另外,读了胡海的文章之后,对于数量投资有了新的认识,最近在看《机构投资者的创新思维》,是管理学校的捐助基金的老大写的。是否,在国内做极短线的数量类操作有机会呢?尤其是目前价值投资、机构投资的思维充斥的情况下有另类的投资机会呢?我在想的短线投资是极短线的,目前想到的原则是:“每天闭市时都空仓,只要超过手续费就操作”。
不知道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2010年10月12日:从这几天44-39元的股价来说,一个半月前事走火入魔了,呵呵!确实,20、30元以上伊利已经走出了灾难投资法,但是是否可以依照趋势投资法来“止损不止赢”呢。假设从不到10元----30元为灾难投资法,这个阶段是不应该减仓的,事实是我在16.88元减过仓(当然前提是上述期间完全符合灾难投资法不卖出的条件,如果企业发生改变则另当别论)。在30元以上是可以依照“后灾难投资法”和趋势投资法操作的,只是后者的条件还没有思考得特别清楚。但是减仓一部分是可以的,而且这是不需要也无法精确计算的,包括仓位和价位,全当娱乐和休息一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