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CCTV2对2010年指数区间有一个统计预测:大多数业内所谓的专家都预测2010年指数在3000-4000点之间,低于3000点的预测比例仅仅为2%。仔细分析一下,大家对于不能超过4000点的预测是基于经济状况尤其是货币政策的,09年中国相对复苏领先,但是数字和媒体显然高估了这种相对领先的量化指标,“第一名”往往被高估。对于不会低于3000点实际上则是基于2009年指数的动量思维,很容易加入显著的心理误判偏见。最近的几次超过3%幅度的下跌是否使这些专家们修正看法还不得而知。
在我的工具箱的图中,中间是一个宽广、狭长的“等待(睡觉,不看股价,看方法和看公司)”区域,少数的高估和低估是之外的波峰和波谷,至少属于一个标准差之外的区域。以我目前的仓位来看,显然还属于中间的等待区域。宏观经济和3000-4000点也显然不支持大概率的买入和卖出操作思维,这种预测对我来说和操作没有什么逻辑上的关联。灾难投资法和周期投资法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而成长投资法则是一剂应该慎用的猛药,中国在美国香港上市的被忽视公司以及中小板里可能有点儿机会,多看少动,当然如果有机会换一部分股票还是不错的操作。和上一次下探到2700点相比,伊利又涨了一倍,而平安大约与指数一致。伊利的上涨和平安的下跌都让我感觉不错,伊利就像深夏依然还在努力生长的麦穗儿,晚一点儿收获的风险溢价在增加,现在享受伊利超越的潘刚多像当年蒙牛超越时的牛根生呀!只是和牛根生相比,年轻的潘刚的政治智慧多了一些,这显然成就了现在的他和他的企业,但是未来会怎样还真不好说。而平安则像一个准备为冬眠储备脂肪的狗熊,样子不再漂亮甚至还脏兮兮的,但是他自己非常明白活下去并能够长期生存才是最重要的。经过的大风大浪的平安未来的风险基本上是系统性、行业的风险了,贝塔在增长或者回归到指数水平,而阿尔法在下降(我曾预言平安已经不是成长股,而且是从2007年A股上市可能就不怎么是了,中国股市的严进严出显然大大降低了成长投资的成功概率)。
由于流动性的问题,国内主要一线城市的房价与股价强相关,因此虽然我对房价会下跌很有认同感,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既然2007、2008、2009这些专家们都预测错了,而且是大错,所以有理由相信“今年正确的概率低于错误的概率”还可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理性地长期去看,其实跌到3000点以下和涨到4000点以上,对于目前仓位的我来说价值是差不多的。再一次证明,仓位也就是资产配置,尤其是现金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是投资中最重要的因素,超过选股和择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