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事件再一次说明国民健康素养急需提高。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有有价值的东西,但也有很多不科学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受道教佛教影响很大,养生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些内容是迷信落后不科学的。由于这些年来缺少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养生理论和实践去伪存真的研究,没有科学根据供百姓了解,于是,目前国内市场上讲养生的人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读者分辨不清。因此,也就给一些怀有不同目地的人造成了混水摸鱼的大好机会。很多荒谬的观点也大有市场,已经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健康素养就是人们利用健康信息管理自己健康的能力。健康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因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许多过去的知识现在肯定不适合了,比如说做月子不洗澡,不出门;吃人血馒头治肺痨等。人们对养生的需求也在变。以前大多数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吃饱活下来。养生只是一部分人的追求,想解决的是延年益寿的问题。今天大部分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追求的是健康。健康就是要人们活得好。由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没有跟上飞速发展的健康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得了吃饱后才出现的病,在现有的系统里不能解决,于是就乱投医。
许多善良的人不知道,其实治病既不是我国古代养生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对现代出现的富贵病也不是养生的长处,因为养生理论和实践形成时在社会上还不存在群体的富贵病的现象。但是,今天找张悟本的许多人实际上是找他看病的。张悟本其实是打着养生的旗号敛财。如何按照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怎么活得更长些才是养生的精髓。
由于公众的健康素养发展空间太大,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48%的人健康素养合格,所以我们应该将张悟本事件作为一个很强的预警信号,认真对待,把这个事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处理。
80年代我国上海出现甲肝大流行,我们忙着发展经济,对上海的事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仍然忽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到2003年SARS来临,措手不及,节节败退,留下来惨痛的教训。
SARS危机之后,我们痛定思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去年甲流来了,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在这件事中,很多人到现在还不知道张悟本行为的有害之处和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就像当年上海甲肝大爆发一样,就事论事。其实,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从根本上下功夫,以后肯定会再次出现李悟本,王悟本。而且,出现的频率还会更高,因为有环境,有市场。
21世纪非生物学因素对人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张悟本事件其实就是对我们的又一次提醒。其实这种提醒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林光常,刘太医。。。。如果我们重视,舍得化力气调查一下,我敢在这里做一个并非耸人听闻的假设,张悟本事件以及对此事件的忽视带来对社会健康资源,社会诚信资源和社会稳定资源的短期和长期危害不一定低于去年甲流对我们上述这些资源的危害。希望有人能验证或推翻这个假设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张悟本的走红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我们现在找不到依据来处罚他,当务之急是应该立法补上这个空子。千万不能就是论事,用非法治手段对待张悟本。尽管我反对张悟本的一些做法,但我也反对采用非法手段对待张悟本。他作为公民的非违法行为和权利是应该得到保护的。现在如果认识不到这是新形势下的新的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认真处理,这类事件永远不会停止。张悟本的成功让很多人看到利用人们的追求健康心理来赚钱得太容易了,如果不从法律上根本阻止,一定会有很多人跟风钻空子。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全面行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启动紧急立法程序,完善现有法律保障公众健康的框架。
同时,国家应该加大资源力度,给公众“打疫苗”。组织力量推广科学的健康管理理论,普及基本的健康素养知识。中国早已研制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这就是很好的“疫苗”,我们可以很快地让全国人民知道健康素养的基本常识。国家还应该花大力气来研究怎么能够把科学道理讲得简单通俗深入浅出。国家和媒体应该大力向公众普及科学的健康知识,让公众补上基本健康素养课,扫掉健康素养这个盲。21世纪国人的健康不能光依赖古人的养生理论和实践,要科学明智地应用现代健康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去帮我们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注:幸福是短期欲望的满足,意义是生命价值的长期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