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石油市场是理解宏观经济的一双眼睛
石油价格可以被看作世界经济的脉搏
中国在石油领域面对的问题远远严峻于粮食领域!政策界对粮食安全看得过重,而对石油安全的重要性却大大低估了。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以及绝大部分学者对于粮食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始终担心粮食供给短缺引发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危机。试想一下,假如海上运输通道被切断或遭遇石油供给封锁,短短几个月内,公路上数以亿计的汽车、天空中正常翱翔的飞机、江河海洋上巡航的轮船都会马上由于动力缺失而完全停摆,整个国家的交通会发生瘫痪。与此相关,军事运作、工业生产、服务业经营、人员流动都将受到极大影响,社会将陷入混乱。
(以上文字选自《石油之眼》序言)
—— 李稻葵: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作为一种关系全球几十亿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商品,国际石油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经历如此大幅度的价格变动?近期的反弹是趋势性的反转还是短期的波动,油价波动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分析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及其影响有不同的视角,包括技术层面、地缘政治等,不过从大周期的角度看,有必要在一般均衡框架之下对供求基本面进行系统性的框架梳理。
(以上文字选自《石油之眼》序言)
—— 彭文生: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今天带来一份关于石油的书单
在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中为您提供一双观察的慧眼
1
《大国能源决策:解密1973~1974年全球石油危机》
http://wx2/large/5f3fa16ely1fecywcf73sj20fm0lit99.jpg|
为了解密1973年全球石油危机,作者收集了数千份美、英、日和阿拉伯国家的原始档案文献,其中包括储存在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中的解密文献(其中大部分没有形成数字文本,不能网上检索);英联邦外交部海外文件;日本的外交记录公开文件等。通过解读文件,再现了危机中的大国博弈,揭示了1973年油价飙升的真相,解密大国决策的过程,还原石油危机的历史。
2
《石油产业的经济波及效应》
http://wx2/large/5f3fa16ely1fecywwxi33j20hj0oywf7.jpg|
本书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石油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分析了石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地位,对波及效应的基本概念、分类、机理、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理论,计算分析了石油产业的直接、间接、诱发等波及效应,分析了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路径以及波及速率。
3
《石油卡特尔的行为逻辑》
http://wx3/large/5f3fa16ely1fecyxhrp9lj20h80p6myh.jpg|
21世纪以来,国际油价的频繁波动和不断攀升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欧佩克也对国际油价产生着影响。本书将地缘政治因素纳入产业卡特尔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对欧佩克的油价影响力做出分析,丰富了产业组织理论对成员国为主权国家的卡特尔组织的研究及对国际油价长期波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4
《中国、石油与全球政治》
http://wx1/large/5f3fa16ely1fecyy4shuhj20hs0p0myo.jpg|
中国能源战略、政策及发展是多年来国内外非常关注的问题,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能源政策问题与国际关系分析相结合。作者将其对中国国内政策制定的深刻了解与对国际关系的深刻理解相结合,形成了关于国内与国际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了中国政府及其石油公司的国际行为的独到观点。
5
《中国对拉美石油的投资研究》
http://wx4/large/5f3fa16ely1fecyypv64tj20ht0ost9c.jpg|
本书采用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研究领域中的权威性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结合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跨国石油公司在拉美的实践经验,透视强化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直接投资拉美石油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条件,以及获取拉美石油“区位优势”的基本策略。
6
《石油之眼:洞察中国与世界经济新格局》
http://wx1/large/5f3fa16ely1fecyzbr6qej20hp0p341v.jpg|
本书是一本关于石油经济的书,书中讨论了石油资源的储量分布、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石油市场的微观结构、国际石油价格的决定及其影响、石油国家的经济兴衰等话题。但这本书又不只与石油相关,它更是一本关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书。一方面,石油市场深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讨论石油问题离不开宏观经济;另一方面,笔者在多年的经济研究工作中越来越发现,石油市场是理解宏观经济的一双眼睛,石油价格可以被看作世界经济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