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策·拾贰]

标签:
创新策略历史哲学 |
分类: 飞刀十二策 |
就人类思维而言,条件决定策略。对条件没有详实了解和准确界定,一切策略的合理性都无从谈起,也无法产生。一切合理的策略,只是针对一个特定条件集合而言的,集合中任一条件的改变,决策者都必须对新的条件集合进行重新审视,形成新的策略,而不应该根据某一改变的条件进行肤浅地改变。
演绎是我们掌握事件全貌的最主要途径,该过程是一个以所获信息为基础、逆向推导的过程,应遵循“六要四维”的准则:“六要领”是演绎推导所必须遵从的客观规律,具体而言:多源互印,即保证信息来源的多元性,重视信息间的相互印证;启利合义,即揣摩对方意图,以利益为根本,以道义为补充;有无双观,即考虑问题,顾及有形、无形两个方面,肯定物质能力的决定作用,重视精神因素对事件进程的影响;动中取质,着重于对事物变化的观察,体会其中实质;指向明确,即推理的目的在于找出针对某一问题在某一条件集合下的解决方案与备选策略,而不是罗列出事件的所有可能;层级推进,即任何事物和事件都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不可以一两个信息而做断言,基于某一信息的推理,在没有其他信息佐证和逻辑串联的情况下,切莫孤立推进太远,重视信息的整合串联,实现整体层级推进。而“四维”是指我们进行演绎的方向,包括动力、社会、行为和心理四个维度,其中动力是本源,社会是环境,行为是基础,心理是参考。此所谓“六要四维十法合参”。
演绎之后,我们往往通过“解析三原则”,解析出所需的条件集合。所谓“解析三原则”,由无限析分、同一差别和续断异术组成,是整合加工所获信息的准则,用于事件与形势的解析。其中,无限析分原则,即万事万物均是可无限解析和详细划分的,对于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也是如此,要不断降低各个因素的层级,直至找到弹性更小、更为本源的基础层级用于决策分析。同一差别原则,即任何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差别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可变化的,而同一则是永恒不变的,决策者要站在同一性的立场上,更为灵活和有效地利用二分法去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是被固有的对立差别所钳制。续断异术原则,即任何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都有持续和一过的区别,应加以区别处理,持续性的元素更有利于战略的制定,而一过性的元素则更适合于战术的策划。
根据所得的条件集合,我们利用“策算法”,制定出由策略组合、行动组合和目标体系所组成的复合计划。策算的方式大概有三种:单向分析,即遵循无限析分原则,逐步降低命题层级,找出博弈中最为关键、弹性更小、更为本源的基础元素,在更基础的元素中界定自身优势。例如,某支部队战斗力强就是一个界定不太成功的优势,而曲线火力猛、射击命中率高和机动能力强等则显得界定更为精确合理。互变分析,即任何优劣势的对立不是静止的,而是互变的。要善于抓住易道变化中阳极转阴、阴极转阳两个重要拐点时机,制定适宜的策略,在不引人察觉的情况下,占据有利位置,借助阴阳更始的力量,乘势而上,攫取利益于将来,达到事少而功多的效果。例如,抗战初期,国土面积大、防线宽阔是我方最为突出的劣势,形势十分被动;但随着日军侵略的深入,日占区范围不断扩大,造成了日军补给线漫长和兵力分散,更利于我方分割击破对手,此时中国国土面积大又转变为了我方的优势。融明分析,即任何优劣势的对立对不是绝对的,而是融通的。要善于发现优势中的潜在劣势、劣势中的潜在优势这两个重要的切入点,以此制定策略,则无需等待优劣势的更替,击穿时空,见效于当下。例如,如众寡相敌。兵众者力强,虽是优势,但粮草不济就是个问题,这就是优势中的潜在劣势。官渡之战中,曹操以此焚毁袁绍乌巢粮草,使得其数十万大军顿时崩溃。兵寡者力弱,虽是劣势,但机动灵活,利于长途奔袭,这就是劣势中的潜在优势。征讨北地时,曹操利用自身这一潜在优势,精兵轻装突袭乌桓,出其不意,一战而定北疆。
在制定出复合计划的基础上,我们再根据“策动三原则”,展开有效的行动和控制,使之与前期策算有机结合、灵活互动,时刻体现“策动一体”的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策动三原则”,由体系强化、素直精一和自由流转组成,分别强调策略与行动的协调支撑、行动本身的简约高效以及策略与行动的变换方式,用于计划的制定与目的的实现。其中,体系强化原则,即《内经》中“君臣佐使”的概念强调了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在方剂内的不同作用以及各味药间的相互关系,是中医的组方原则。策略的组合原则亦是如此,即配合实质性工作,而制定的策略组合和战术串联,为自身优势的强化和既定目标的实现提供所需的策略保证。其中,主策略针对主要切入点,是策略组合的核心;偏策略针对次要切入点和钳制点,对主策略形成有效保护;佐策略配合主偏策略发挥作用,为主偏策略的起效提供条件;引策略为其他策略的配合提供引导和调和,使之形成合力,在策略组合中起到串联作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行动组合和目标组合也具有相同的特征。现实中,任何优势都是通过体系而得以强化和放大的,是体系让优势无法阻挡,是体系让优势无法复制。素直精一原则,即由于我方行动具有目的直接、形式简洁、精神专注的特性,既保证了过程的快捷迅速和结果的瞬间获得,又保证了行动组合的灵活多变,令现有行动不为先有行动所羁绊,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改变的条件集合。故而,我方借助迅捷灵活的行动或行动组合,或同时、或次第,将对手所进行的行动节节肢解,对其行动过程形成有效制约,抑制其行动预期结果的达成;而己方行动却不为对方所斩断,以低消耗换取高回报,切实提高我们的处事效率。事实上,我们在思维上制定的迂回策略只能通过一组行动组合来最终实现,而不应寄希望于某一次的单一行动。自由流转原则,即预先设定的计划绝不应该是僵化不变的,也不应该是随意改变的。通常,我们通过无限析分的方式保证行动模块组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以同一差别的视角选择适宜的切入点,以续断异术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切入时机,形成一点或者多点渗透后,以渗透点为核心,汇聚力量,转换组合模式,最终形成有效突破。
总之,计划的制定通常以外部信息的搜集为基础,进而演绎出事件全貌,通过解析的方法,得到进行策略制定所必须的条件集合,从而派生出有效地策略组合和行动组合,通过执行与调整,最终实现我们的预期目的。而贯穿其中的“六要四维十法合参”、“解析三原则”和“策动三原则”是我们成功的核心关键,也是条件决定论的理念所在。
又见飞刀 作